电视剧里每每出现劫法场的桥段,倒了大霉的永远是刽子手。估计活在古代的刽子手,最怕听到的就是那句“刀下留人”了。在《水浒传》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某个大汉从路边跳出,然后,一刀砍死了不知名的刽子手,劫走囚犯扬长而去。
历史上的刽子手,虽然,未必这么倒霉,但他们活得并不轻松。
如果,刽子手这个行当能延续至今,那么,他们的工资标准绝对是高薪。在解放以前,刽子手每次“工作”,就是砍下一颗头颅,至少能拿到四块大洋的赏钱。根据购买力来看,这笔赏钱相当于三千元人民币。然而,这还不是他们收入的“大头”,死刑犯的家属如果想让死者少受点罪,就得多准备点钱财,好好打点一下刽子手。否则,刽子手磨刀时不认真,下手时不使力,一刀下去砍不死人,让罪犯多挨一刀可不是闹着玩的。除了赏钱和家属的红包之外,刽子手还能拿到衙门给的工资。
照此说来,刽子手这么高薪的职业,在当时一定相当抢手。
可事实并非如此。
在古代的礼教中,鬼神是值得敬畏的,死亡同样是值得敬畏的,刽子手行刑终结人的性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有违天道的。因此,没有几个人会因为工资待遇干这种损阴德的事。
大伙不爱干,总得有人来干。那些走投无路的人,只能操起屠刀,干这种缺德买卖。一般来说,刽子手都是些没有其他本事,又不愿从事体力劳动,且胆子比较大的人。
影视剧中,我们会看到刽子手大多相貌丑陋,这是有据可循的。就像以前的守墓人一样,他们大多性格孤僻且不愿与人接触。刽子手一般没什么朋友也很难讨到老婆,人们都对这种行当敬而远之。
不过,千万别觉得刽子手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这在古代是一门正儿八经的行当,是有师承的。就像现在说相声一样,想要入行就得找个靠谱的师父,每个刽子手也都是师父带起来的。
“杀人不过头点地”,要想掌握爽利的刀法,就得有一膀子力气,还得掌握庖丁解牛一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做刽子手的人必须心狠手辣,不能有恻隐之心,这是他们必备的职业素养。
如果行刑过程中出了岔子,那么,将来被按在地上砍头的多半就是自己了,所以,含糊不得。正所谓“行有行规”,刽子手既然是个正规行当,业内又有哪些规矩呢?
我们不妨拿历史上最后一个刽子手——邓海山来举例。
旧社会市井之间有一句老话,形容专门捞阴门钱的职业:刽子手的刀,扎纸人的手艺,二皮匠的针线,仵作的眼睛。这头一句,说的就是刽子手砍头用的鬼头刀。在古代,还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刀杀过百,便是大凶。刽子手出师时,师傅都会交代:砍头数到了99就要收手,否则会遭报应。
据记载,民国成立以来,邓海山就在长沙县(今长沙市)充当刽子手,历年以来,经手斩杀之盗犯,不下二、三百名。因为隔三差五便要接触死者,所以,笃信鬼神的邓海山十分迷信。杀头之前,他会仔细磨刀,确保一会能一刀解决死刑犯,让他少受痛苦。
砍头的时候,他一定要喝一大口酒,酒精能让他下刀时状态更稳定。在砍了头以后,他从不看死者第二眼,头也不回地离开刑场领赏钱,他觉得如果回头,死者的冤魂会找上自己,惹来祸事。每次杀了人,邓海山都会将大洋花在酒馆里,在场的所有酒客,都能享受到一顿酒肉。
据他所说,这笔钱属不义之财,不能积累下来。每天回到家,邓海山都会在佛像前面三拜九叩,比和尚都要虔诚。除此之外,邓海山极少吃肉,持戒茹素。若有不熟悉的人去他家做客,还以为他真的是虔诚无比的信徒呢。
邓海山原以为,自己要做这行当一辈子。没想到,民国期间政府突然宣布将传统的大辟之刑改为了枪决,让以杀头为营生的邓海山瞬间失业。不过,因为这毕竟是损阴德的事,邓海山并觉得有什么不妥,满手鲜血的他只想找份正经工作谋生,没想到,人们一听说他是刽子手,纷纷敬而远之。
走投无路的邓海山,来到城外的善堂(有点像是现在的福利机构),想要在这里找份营生干,既能混口饭吃,又能多做善事积累阴德。然而,哪怕他提出自己不要报酬,善堂的人仍不肯给他一份工作,并将其赶出了善堂,生怕不吉利。
与邓海山素不相识的人尚对他抱有偏见,何况是他的亲戚朋友呢?
最终,孑然一身的邓海山走投无路,只能待在家中,不久便抑郁而终了。直至临死,邓海山都是孤独凄苦,无人问津。面对世人的排挤与歧视,邓海山心中悲愤,大喊医生:“所杀之人,系犯国法,与我何罪?”如此愤懑而终,也是无奈了。
但有人却说:“邓海山杀人如麻,罪孽深重,这是他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还有一点就是,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刽子手都无法娶到老婆,因为,他们不同于一般的鳏夫,基本没有人家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们,即便是寡妇也不愿嫁给这样的职业。所以,大部分刽子手在晚年时会收留孤苦伶仃无家可归的义子,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中国最后一个刽子手》、《水浒传》、《中国民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