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区围墙被推倒,这里的居民为何拍手叫好?

2020-09-24新闻16

摘要:大国小鲜@基层之治 | 社区微更新的秘诀,不仅是看得见的改造,更是背后看不见的“共治共享”。

小区围墙被推倒,这里的居民为何拍手叫好?

三个小区的围墙倒下了,居民为何拍手叫好?

这样的情形并不常见。位于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的“三合一小区”辽源花苑,最近就因此火了一把。

曾经这里有业委无物业,公共空间窘迫,设施陈旧……三个老小区,各有各的沉疴,虽仅一墙之隔,从不相互往来。直至“社区微更新”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街道牵头的“五违四必”整治和“美丽家园”改造工程,最后演变成了打破围墙、小区合并、共同改造的居民“实验”,进而成了上海社区微更新的典型案例。

个中秘诀,不仅是看得见的改造,更是背后看不见的“共治共享”。

不如复盘一下这个案例:相比起政府部门和规划师,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最了解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打破围墙的想法,最初就是来自“民间智慧”。老小区空间虽小,但犄角旮旯很多,根源在于处在三个小区中心位置的5米高“打靶墙”,隔断了公共空间,阻挡了交通线路。破墙,既能提高空间利用率,还能“抱团取暖”,实现共同改造。

三个小区合为一体,在全市范围内没有经验和案例可循。从方案设计,到业委会征询居民意见,再到方案调整,敲定最终计划并获得三分之二居民通过,前后经过了近一年时间。这一路,街道和设计团队走得很慢,坚持把群众工作做通了,才肯动一土一木。

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居民又发现最难打破的不是物理围墙,而是“心墙”。

三个小区里,条件相对优越的一个小区反对声音最大,居民担心围墙打开了会拉低本身小区的环境和“身价”。改造也动了很多居民的“奶酪”,很多人不得不牺牲“小我”的利益。居民区成立了一支自治团队,带着方案挨家挨户上门解释和答疑,消除顾虑。很多人从一开始坚决反对,到后来成为志愿者,协调推动改造工作。起初难以想象的事,最终做成了。而它留给人们的思考,不止于一个小区。

社区,不仅仅是几间房、几栋楼,更承载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交织着自我与家人、朋友与陌生人等等各种关系,凝结着记忆与展望、现实与想象。社区是一个人本空间,无论规划还是改造,都要体现人在其中的价值——人在其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也不只是一个使用者,而应当被视为真正的主体。

上海推行社区微更新和“美丽家园”建设多年,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下沉,社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实践中,有些社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也有些不如预期,后者往往是因为将社区简单视作“被规划”对象,干部们事无巨细熬白了头,居民却并不买账。

“三合一”小区能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从发起到实施,居民都在其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把握住了社区治理的真谛——应当发挥社区中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因为他们才是对社区最为了解、最为关心和最长久陪伴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基层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宝库,社区里本身就隐藏着很多可以挖掘和培育的人本资源。多才多艺的达人可以成为社区学堂的老师,对社区故事如数家珍的老人可以是社区文化的传播者,充满好奇的孩子可以是社区环境的创意设计师……

全面激发多方主体的动力,发挥基层创新智慧,就可以培育真正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在地力量”,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更新”,焕发出深层的活力。

上海目前仍有庞大体量的老旧小区亟待更新,如果全部由政府负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动员社区和社会力量积极加入生活家园的共同营造,通过各方主体共建共享,或许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