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亲从都指挥使

2020-09-24知识8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职位关系,哪个更大? 都指挥使和总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1、都指挥使是明朝“都指挥使司”的一把手,“都指挥使司”在明初期是省级长官,他的职责是管理省内卫所兵的后勤保障,日常训练等等事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听命于兵部。2、总兵则是在战时由中央下派到战区指挥作战的总指挥。下派的总兵挂将军印兼领总兵官,战争状态结束后回中央,一般由勋贵或地方都督充任。他是一个职责称谓,并没有品级。战争状态下,他的排兵布阵则是通过地方的“都指挥使司”来实现。可以说,在明初期,战时状态下,都指挥使听命于总兵,但在条线上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因为总兵没有对都指挥使的人事权及奖惩权。扩展资料1、都指挥使职能都指挥使司是e68a84e8a2ad7a6431333431366336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洪武。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亲从都指挥使

明朝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的各办公场所,各衙门场所及职能,人员配置,历任指挥使,同知平章,敛事,千户(这个要详细点),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亲从都指挥使

求这篇文言的翻译 王殷,大名人也。少为军卒,以军功累迁灵武马步军都指挥使。唐废帝时,从范延光讨 王殷,大名人。年轻时当兵,因军功屡升为灵武马步军都指挥使。唐废帝时,随范延光在魏州讨伐张令昭,因功拜任祁州刺史。晋天福中,调任原州刺史。王殷事奉母亲以孝顺出名,想和人出游,必定事先告诉母亲,母亲不认可的,不曾敢去。等到任刺史时,政事小有过失,母亲责备他,王殷就取来刑杖交给婢仆,在母亲面前捶打自己。母亲死后服丧,晋高祖下诏书让王殷起复,任命为宪州刺史,王殷请求服完丧。完丧后,晋出帝任命他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后来随汉高祖讨伐杜重威,首先登城,奋力作战,箭射中他的头,箭头从他口中穿出而没有死,汉高祖表彰他,任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任宁江军节度使。契丹侵犯边境,汉派王殷率兵屯驻澶州。漠隐帝已杀掉杨郇等人,下韶让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在澶州杀掉王殷,又下诏命令郭崇在魏州杀掉周太祖。诏书到达澶州,李弘义怕不能成事,反而把事情告诉王殷,王殷派人驰马到魏州告诉周太祖,于是起兵反叛。周太祖登位,拜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出任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照旧统领亲军,从黄河以北都受王殷指挥。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亲从都指挥使

锦衣卫左都督和锦衣卫指挥使什么关系? 有懂的人可以详细解释下吗?还有锦衣卫其他官职。谢谢补充下:有说法提到指挥使只是虚职,没有实权,这个…

英语翻译王进,幽州良乡人也.为人勇悍,走及奔马.少聚徒为盗,乡里患之,符彦超遣人以赂招置麾下.彦超镇安远军,军中有变,遣进驰奏京师,明宗怪其来速,嘉其足力,以隶宁卫指挥.汉高祖为侍卫亲军指挥使,以进为军校.高祖镇河东,因以之从,每有急,遣进驰至京师,往返不过五六日,由是愈亲爱之,累迁奉国军都指挥使.从周太祖起魏,迁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历汝、郑二州防御使、彰德军节度使.显德元年秋,以疾卒,赠太师.呜呼

#万历朝鲜战争#锦衣卫#清朝历史#历史#明朝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