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汉朝在福建及其邻近的粤东、浙南地区分封有三个异姓诸侯国。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复立驺无诸为闽越王,建立闽越国;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建南海国;孝惠三年(公元前192年),分闽越国地设东海国,封闽君摇为东海王。
南海国以今福建武平(一说为今广东揭阳)为中心,地跨闽西南、粤东、赣南。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78年),汉朝派淮南王刘长平定南海国叛乱。南海国投降后,国人被强制迁往庐江郡的上淦。迁居上淦后,南海人又曾反叛,终被汉军镇压。上淦,在今江西省樟树市(原清江县)一带,因为地处淦水上游而名。
侯官村闽江江面
东海国地域范围包括今浙南及闽东北一些地方。因都城在东瓯(一说为温州鹿城,一说在温岭),故俗称“东瓯国”。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再次出兵攻打东瓯。东瓯向汉朝求救。公元前138年7月,东欧王贞阵亡。东瓯也因弹尽粮绝,被迫向闽越国投降。9月,闽越风闻汉军出动,就自行引兵退去。此后,东瓯不堪忍受闽越国的欺凌,故向朝廷请求迁往内地居住。获准后,东瓯首领广武侯望率领4万多东瓯人举国迁往“江淮间”的庐江郡,居住在今安徽巢湖周围的庐江、舒城一带。
侯官村闽江江面
公元前135年后,闽越国被汉朝分为越繇(都城在冶,今武夷山城村)和东越(都城在东冶,今福州)两国。后来,东越国王余善兼并了越繇国,并自封“东越武帝”,公然叛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军平定东越叛乱。
侯官城隍庙
从余善兄长闽越王郢开始,闽越、东越经常反汉。“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 汉军“背而去之,则复辟聚。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疲倦”。汉武帝决定彻底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下诏命令军吏将东越国人全部迁往江淮地区。
“莫瞒我”-明察秋毫的侯官城隍神
因策划谋杀余善、率众降汉的越繇王居股被封为东成侯(为食邑万户的“万户侯”),率众迁往九江郡东成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一带);原东越建成侯敖被封为开陵侯,率众迁往临淮郡开陵县(开陵在东汉时撤县,位置当在今安徽境内);原越衍侯吴阳被封为北石侯(索隐汉表作“外石”),封地在济南郡。东越将领多军因向汉军投降被封为无锡侯,封地在会稽郡无锡县。此外,还有横海将军韩说等3位参加平叛的汉军将领因功获封列侯,他们的食邑对象也基本上是内迁的东越国人。数年之后,到了司马迁写著《史记》之时,“东越地遂虚”。福建及浙南地区除了“永镇斯土”的汉军、少量在逃的余善残部以及尚未融入闽越社会的少量土著居民外,几无人烟。
汉镇闽将军府(旧庙 下图为相邻的新庙)
供奉汉将韩说、杨仆和王温舒的将军庙
现在部分学者对司马迁的巜史记》有所质疑,认为当时的东越国人大部分没有迁走,有迁也只是迁了一些贵族。这是对食邑制度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缺乏了解。西汉政府不太可能把自己既有的税赋收入让度出来供养这些投降的东越贵族。东越贵族们如果不带上自己的附庸、属民,也就是不带走食邑对象,那么,等他们到了新封地后,空有万户侯、千户侯之名,很可能就只有喝西北风的份了。所以,东越贵族从内在需要上必须带上能带走的所有人。此外,汉武帝下定决心要在福建制造一个“无人区”,镇守闽疆的汉军也在斩草除根,竭力搜捕“漏网之鱼”。这从福州话现今仍在使用的熟语“武帝摄其”这句话上可以窥见一斑。“武帝摄其”的全句是“汉武帝摄(nie 抓的意思)其人”,指汉武帝抓的人,即逃循深山或亡命江海的东越反叛者和不愿随迁的人。这从一个侧面映证了这么一个史实:在平定东越叛乱和东越举国内迁之时,是有极少数余善旧部逃脱了。
侯官城隍庙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