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新疆好地方】
光明日报记者 陈恒 王瑟
柯柯牙,意为“青色的崖壁”。这个沙漠边缘的镇子,曾经风沙肆虐,难觅绿色。
这里地属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30多年前,这里每年沙尘天气超过100天。风沙一起,遮天蔽日。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在戈壁荒滩上建起现代苹果简约化栽培示范基地。 光明日报记者 陈恒摄/光明图片
“天一下子就黑了,白天都得点蜡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柯柯牙林管站第一任站长依马木·麦麦提记忆犹新。更要命的是,沙漠离阿克苏城区只有6公里,并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断逼近。
向风沙宣战!1986年,阿克苏启动柯柯牙绿化工程,先后组织了390万人次、54次造林大会战。到2020年,造林规模已从最初5年的1.8万亩扩展到120万亩,筑起了一道700余平方公里的生态屏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绿水青山在几十年的代际传承之后,渐渐变成了金山银山。荒漠绿了,风沙停了,阿克苏人打开了新思路——能不能靠种树实现脱贫,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2012年开始,阿克苏地区引进社会资本5亿元,造林60万余亩,3个百万亩的造林工程正在铺开。“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以水定林、以林养林”……柯柯牙经验不断创新、普及,当地林果业不断跃升、壮大。
33岁的武鑫,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在荒漠上种果树的年轻人。2016年,温宿县引进了一家苹果种植企业,建起全疆最大的现代苹果简约化栽培示范基地。武鑫得知后,毅然来到这家果园,成为新一代的种树人。
果园所在的地方,曾经全部为戈壁荒滩,植被稀疏,每逢大风,黄沙弥漫。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整体规划,为入驻企业解决水源、道路等基础设施问题,而企业则通过“以林养林”的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丰收。
新疆光照足、温差大,水果远近闻名。治好了沙、引来了水,阿克苏的苹果不愁销路。“卖到上海、北京,供不应求。”为此,武鑫还和本地人一样,加入了果园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自己承包了100亩果树,这几年收入颇丰。
在这片土地上,类似的运营模式很是普遍。当地村民以土地、技术等各种形式入股,然后再受聘为企业员工,拿多份收入,很快就脱了贫。
几年来,这家企业就近吸纳241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98人。当中,就有1993年出生的艾沙·莫合旦尔。
小时候,莫合旦尔跟随父母在山区放牧。“辛苦一年,勉强够一家人吃饭,多的收入不敢想。”而如今,他既有苹果园的工资,又有核桃树的分红,还有自己养殖的收入,年收入已经达到8万多元。
更重要的是,几年前的一次生态移民工程,让他住上了新房子。“在山上时,住的是土坯房,夏天漏、冬天冷,一家人都受苦。”2012年,温宿县开启生态移民工程,在红山脚下的荒漠上新建了红山新村,用几年时间,让包括他在内的2000多名牧民实现定居生活,同时保护了高山草场。
如今的红山新村,街道整洁、绿树掩映,独门带院的新房由政府免费提供,村民们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了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了8000元。昔日不毛之地的戈壁荒滩,变成了如今的绿色新村。
在南疆,生态脱贫、绿色富民的故事,远不止这些。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来到昆仑山脚下的和田。这里的牧民们介绍了生态牧业的有关情况。
在新疆,牛羊肉美食遍布街巷。可这里生态脆弱,草原要保护,牛羊也要养,有没有两全的好办法?
2018年,和田引进了一家牧业公司,投资1.2亿元在于田县希吾勒乡建成扩繁总场,发展出了“希吾勒模式”——牧民们的羊交给企业托养,他们则按比例分红。粗放式的传统牧场变成了现代化的羊舍,农牧民进入公司当起了职工,直接带动当地457户贫困户受益。
24岁的本塔力甫加入总场刚两年,收入一下子翻了番,再也不用去外地摘棉花了。他干脆把哥哥也从外地叫了回来。本塔力甫畅想着,“兄弟俩一块儿,共奔美好生活”。
目前,于田县还依托总场,建立了15个乡级扩繁分场,形成了企业引领、合作社跟进、基础农户参与的新型肉羊产业发展模式。企业负责人戴士友介绍,未来三年,这种模式将扩大到33万只,改良当地羊18万只,预计直接带动贫困户7000户、两万多人受益。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4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