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和枸杞感觉是被生活中运用得最广泛的了。
不用说自己泡来喝,现在市面上多得是那种瓶装的菊花茶。
大部分人应该是知道它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但详细的估计也不知道了。就算对它有一半的认识吧。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半生不熟的菊花。
它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说明早在三皇五帝时期,我国先民就对菊花有所认识了。作为现代人,总要有点了解吧,这是根植在血脉里的记忆。
现在开始详细的科普:
现代植属分科表示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等地。由于花色和产地不同,又有白菊花、黄菊花和杭菊(浙江)、滁菊与毫菊(安微)、怀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之分。以花期采收的干燥花序入药。生用。
就我自己而言,感觉哪里的都差不多,没发现哪里的作用强,哪里的作用弱。关键是要适应它的味道,当茶饮就要常饮,一口两口是没有用的。
辛、苦、甘,寒。归肺、肝经。
虽然写了是苦,但喝起来真不是苦,是甘味,还有一股菊花特有的怪味道,我是有点喝不惯。看归经,归肺经,说明可以治疗肺的疾病,什么热证的咳嗽、咳痰、咽喉疼痛等。归肝经,清肝热,可以明目。
疏散风热,清肺热,清肝,平肝。都是根据性味归经来的功效。
本品性味辛苦微寒,能外散风邪,内清肺热,性能及功用均与桑叶相似,且相须为用。其发散表邪之力同样较为和缓,亦宜与薄荷等辛散力强之药配伍以增强解表之力。本品亦主要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热犯肺,发热、头痛而有咳嗽者,如《温病条》桑菊饮。
热咳,常与桑叶同用。解表力度小,可与薄荷同用。
本品清肝明目并略兼养阴益肝的作用,亦与桑叶相似。常用以治疗肝经实热或风热上攻所致的肝热目赤、红肿、涩痛、流泪等症,以及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之视物昏暗。其配伍原则亦与桑叶相同,如《和剂局方》菊花散,主治肝热眼目赤肿、目暗羞明或痒或痛等,本品与木贼、蝉蜕等清肝明目药同用;《医级》杞菊地黄丸主治肝肾不足之目疾,本品与地黄、山茱萸等补肝肾之药同用。
昨天写桑叶的时候,还在说功效这么适合当茶饮,没想到菊花的功效和桑叶那么像,已经当茶饮这么久了,看来知识都是共通的。很多等你想到,别人已经在做了。
本品能平肝阳,并清肝火,无论肝阳上扰或肝火上炎引起的头昏、头痛、眩晕等症均宜选用。治阴虚肝阳上亢而眩晕头痛者,可与生地、白芍、羚羊角、钩藤等滋阴药及平肝潜阳药同用,如《重订通俗伤寒论》羚角钩藤汤。治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者,可与夏枯草、蔓荆子等清肝热药或疏风止痛药同用此外,本品还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肿疔毒,内服与外敷均宜。因其清热解毒之力不及野菊花,故较为少用。
至于煎服法。这个一般是用水煎、用水泡了,很少有其他用法了。
1.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本草纲目拾遗》:“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疗肿。”《本草正义》:“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道。”
2.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及嘌呤、胆碱、菊苷、绿原酸、氨基酸、维生素E等成分。有抑菌、抗病毒、镇静、解热、消炎、缩短凝血时间、降低转氨酶、抗放射、解铅毒、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压、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代谢等作用。
3.其他:本品能“利血脉”(《日华子本草》),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临床还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好了,今天的中药讲完了,可以参照前面的桑叶一起看,它们的功用很类似,经常也是合在一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