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党旗映红脱贫路——和林格尔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2020-09-24新闻5

9月的和林大地,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的火热气息:摩天岭脚下,扶贫树、扶贫驴、扶贫田项目如火如荼,蹚出适合本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浑河北岸,雪菊地里一片繁忙,“马家夭雪菊”远销到河北、四川及南京、沈阳、深圳等地;蒙晋交界,西门塔尔基础母牛长势正好,村民靠养牛走上脱贫增收路;盛乐大地,台基营村3000亩苜蓿草即将迎来第四茬收割,承载着村民致富希望。

党旗映红脱贫路——和林格尔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土特产焕发新光彩,小产品成为大产业,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林格尔县(以下简称和林县)在党建引领下,脱贫攻坚打出了“组合拳”,啃下了“硬骨头”。

选好一个人,带活一个村

刚刚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台格斗村白墙黛瓦、山明水秀,宛如一幅水墨画,处处是丰收的景象。

党旗映红脱贫路——和林格尔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曾经,台格斗村全村人家分散在沟沟岔岔,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

2014年,云鹏到台格斗村任支部书记。

到台格斗村报到第一天,云鹏就傻了眼。村里只有一条路,房屋十分破旧,全村人吃水都靠村里的一口旱井,村委会旁不大的小卖部里挤满了打扑克的闲人。

村民们经常对他说的话是:“你这么年轻,你懂啥?你能办下啥事?”

彼时的他,走最远的路,入最穷的户,每天挨家走访。有的年轻人对他不理睬,他就拉着老人聊天。走的次数多了,村民们终于不再抵触,逐渐对他敞开了心扉。

党旗映红脱贫路——和林格尔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对村里情况和村里人诉求有了底后,云鹏带着村民一起努力:争取资金进行危房改造,发展沙棘种植、土鸡散养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户搞起农家乐,抓好党建激活人心……慢慢地,村容村貌、村民心态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2018年底,台格斗村一举摘掉了贫困帽。村民们都说,是云鹏这样的带头人凝聚了人心力量、改变了贫困命运。

“原来村里穷得叮当响,我们有事也不找村支部,他们说话也没人听。”村民徐军平,是土生土长的台格斗村人,他指着远处的杏林感慨道,如今每到杏花开放时就人流如织,如今的台格斗村人,大家都听村支部的。

一面党旗,让所有力量凝聚

过去,新店子镇黑石兔村无支柱产业、无集体经济,土地贫瘠,荒林成片。

黑石兔村建在山坳里,拥有土地8800多亩,其中2000多亩土地通过流转租种了出去,剩下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山梁,山地虽然不利农事,却给了牧业天然的发展条件。浑河水、明化山,出村就是几千亩的天然牧场。

这两年,在扶贫政策和启动资金的帮扶下,不少村民都通过养殖走上致富路,70多户农家养殖着不同品类的牲畜,其中5户农家养殖规模上百头。

党旗映红脱贫路——和林格尔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新店子镇黑石兔村构建了“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在拔掉穷根的路上有了奔头。”村支书石福换告诉记者。

积极推广“党支部+”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和林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服务凝聚作用,通过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合力攻坚,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了获租金、分股金、挣薪金、得现金,“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正在变为现实。

截止2019年底,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21%,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达6342.7万元。

打非常之仗,就要派最能打之人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缺水少电……

“我来,就是啃硬骨头的!”工作经验丰富的董海平,深知贫困户最需要帮助的就是扶智和扶志。在黑老夭乡昆都仑村建起了两千平米的农产品加工厂、领着大伙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产业、打造一支永远撤不走的工作队……董海平的梦想,是带着大伙一步一个脚印蹚出致富路。

党旗映红脱贫路——和林格尔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凭着对黑老夭乡的了解,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的掌握,黑老夭乡党委书记张克提出了产业扶贫的新思路:从喂好“扶贫驴”、养好“扶贫牛”、种好“扶贫田”、栽好“扶贫树”几方面做文章。

和林县大红城乡白其夭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兰凤勋动员带领村两委,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在将近100亩的闲置土地建起种植园,栽植李子、人参果、大杏、苹果梨等特色林果。

武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爱林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家事、分内事,但凡乡里乡亲有困难,他都会认认真真、实打实地帮忙解决。

……

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层层压实政治责任,集中力量攻克堡垒,全县上下500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生于斯长于斯的党支部书记、老党员初心不改、砥柱中流,千里驰援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尽锐出战、不胜不归,在全县34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奏响了“精准扶贫”的嘹亮号角。

党旗映红脱贫路——和林格尔县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全县33名处级干部、80个县直单位分9个工作组包联各乡镇和148个村,选派480名机关干部组建148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建立了“领导包联、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队驻村”的帮扶机制,实现了干部包扶全覆盖。

支部带动,头雁引领,干群合力,党建“红利”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全县35个贫困村到2018年底全部摘帽退出,4113户825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5.8%降低到0。

(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张晓琴)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