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好事之徒,但不知是哪一个好事之人为何把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这一段记载名《隆中对》?
《隆中对》置名反智三国历史元素,恰恰暴露置名者凿假历史、"搬迁"历史本原记载的行为,皆为附会"诸葛亮"之目的。
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定论?缘由一切行为皆有动机,因为于"三顾茅庐"历史事件发生地没有"隆中"的影子及其任何相关历史因素。
陈寿和诸葛亮一生未提及"隆中"二字,《三国志》史著记载也没有"隆中"的只言片语。而于公元300年前的所有史著文献记载中,我们亦看不到"隆中"任何元素。
我们仅仅看到的,是刘备三顾而得见诸葛亮的历史事件,诸葛亮躬耕南阳、居茅庐,刘备三顾及其宾主座谈。
诸葛亮出师表奏章已经讲得非常明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非常清楚地确认:躬耕南阳,种地、不求闻达,居草庐及刘备三顾草庐。这里有"隆中"吗?"隆中"是何物?诸葛亮不知道,陈寿也不知道。故"隆中"是后人添加附会之物,是历史进程发展到后来被"有心人"附会之演绎必然。
这一段记载的内容揭示,在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事件发生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卧龙"这个地方去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夺取荆州为基点,再夺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及关中平原的战略构想。
【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注:襄阳朋友们看到没有?这里就是诸葛亮的人际关系及朋友圈:"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正史记载里,并没有你们那些襄阳故事书上传说的舶来品:刘表"姨夫"、蔡瑁"舅舅"、蒯越豪门"亲朋",及庞德公、庞统、黄承彦、司马徽等一干人士之间的故事演绎。
而同时期的野史《魏略》记载了以上的这些人际关系了吗?亦没有。
襄阳朋友看到"躬耕陇亩"了吗?"躬耕于野"这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躬耕地之空间纬度;"躬耕陇亩"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躬耕地之地貌生态特征。陈寿是对诸葛亮躬耕南阳的躬耕地地理环境及地貌生态特征的描述。这使得你们中一些人曲解认为,是陈寿否定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这条当事人主证了吗?什么是"陇亩"?天似盖,田似棋盘;田间有垄,有田埂。
襄阳朋友们,这些地貌符合古隆中山沟沟里的那一亩水田和一亩旱田吗?你们没有去过古隆中的可以去看一看?揣摩这个事情。】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注:诸葛亮是徐庶举荐,不是什么传奇故事里"马跃檀溪"后,刘备躲避蔡瑁手下杀害尔后又遭遇了司马徽(举荐)。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可以解释:诸葛孔明,绰号卧龙;但自古以来人以地名绰号很多,诸葛亮一生未自谓"卧龙",故该绰号是后人以其居住地美名诸葛亮,以地置人名称呼他"卧龙"——卧龙,亦一地方名称矣。
再者,徐庶举荐诸葛亮,必定告诉刘备知晓:诸葛亮人居何地?——卧龙,亦可以认定是徐庶给刘备指明的诸葛亮所居住地方的名字。
故正解为:"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诸葛孔明,是卧龙这个地方的人;或诸葛孔明,是居住在卧龙这个地方。
再言:徐庶举荐诸葛亮以前,刘备不仅不知道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他们也没有见过面。那些认为《魏略》记载:诸葛亮"北行见备"是毛遂自荐的人可以收起来你们的曲解认知了。因为诸葛亮本人很明白地论述是"三顾",陈寿也认定是"三顾",历史主证更具备可信度。
至于"北行见备"存在与否?正常思维判断:"北行见备"与毛遂自荐无关。"北行见备"的内容:提醒刘备荆州有很多无户籍的游民,隐喻可以"招兵买马"、"开荒种粮"。
如果把两个历史片段结合起来做思维演绎:诸葛亮"北行见备"的地点可以是樊城或是新野,诸葛亮的出发地自南方,或许是襄阳,或不是襄阳。诸葛亮"北行见备"的原因,是他自南方得到了一些"信息"要透漏给刘备。从诸葛亮"北行见备"透露出诸葛亮的意愿及其对刘备的好感,但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信息",而忽略了诸葛亮这个本人。
是以此后徐庶举荐诸葛亮,刘备三顾才得见诸葛亮,诸葛亮或是故意在检视刘备诚意:送上门时你不在意,你就多跑两趟吧;有至诚之心跟随你,没有这一份心意就拜拜啦。
《魏略》同时记载:诸葛亮及其朋友们在襄阳游玩或游学,孟公威欲回北方。
诸葛亮劝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是故乡?","遨游"二字,解密诸葛亮及其朋友们与襄阳的关系,襄阳是一个游息之地,非其久居之所。
故从《魏略》的记载上来看,它也认定诸葛亮非久居襄阳。】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刘备三顾而得见诸葛亮,解释国家及自己的困境,问计于诸葛亮。】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注:曹操(集团)智谋韬略殊于常人,败袁绍以弱胜强。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天时,居于中原地域得地利,又拥百万之众,实强敌——而刘备不能与强敌争锋。
孙权据江东,历三世有民意基础,又能用贤举能;孙权割据一方不愿归属曹操,诚然可以利用成为同盟,但不能图谋孙权(唇亡齿寒之理,又能分庭抗衡曹操、分散曹操势力)。】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注:诸葛亮陈述荆州的地理特征,及其生门道路交通:可南下,可西通,东联固守,亦可北图,是实现战略基业的绝佳地理要冲。荆州之北据,襄阳之北界"汉、沔"天险,这是守护荆州的一道屏障,是诸葛亮辨析"保其岩阻"的重要一环。
刘表不能守住荆州——诸葛亮与刘备初次见面就建议刘备夺取刘表荆州。
襄阳的朋友们看过来:诸葛亮对刘表"姨夫"有感情吗?刘表给过诸葛玄叔侄以恩情、恩惠及其照顾吗?刘表被诸葛亮视为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证明其以前及其现在的刘表与诸葛玄叔侄之间没有任何情感瓜葛或情义存在。
诸葛亮不知道刘备是何人吗?不知道刘备和刘表的关系吗?这不是在襄阳的"眼皮子底下"怂恿刘备"谋反"吗?诸葛亮不怕被刘备"砍头"吗?诸葛亮把刘表"姨夫"、蔡瑁"舅舅"及豪门"亲戚"蒯越们的荆州襄阳置于"无视情义"的境地,诸葛亮这是在襄阳吗?不可能吧。
因为三顾之情,知遇之恩,诸葛亮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接受过"襄阳亲朋好友们"的恩惠了吗?显然不是,诚然也不可能!
诸葛亮没有居于襄阳,不曾受恩于襄阳任何人照顾,故与刘备言论"夺取荆州",占据襄阳时,是一种漠然的冷静心态。襄阳朋友们传说的诸葛亮"亲戚圈""朋友圈",是不是在诸葛亮心中不值毫毛呢?因不居其地,没有地谊之恋,亦无人物之情。】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注:诸葛亮分析益州环境及其战略资源,建议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言。"羽、飞乃止。
【注:"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襄阳的朋友看过来:
"若跨荆、益",保其岩阻",建议刘备:若是夺取并占据荆州和益州,据其要塞。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建议刘备:这是治国对外、对内方略。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天下有变"这是等待时机,什么时机呢?
1、曹操内部争权夺利自乱(自相残杀)。
2、东吴孙权与曹操火并,二者具损,丧失元气。
3、有人讨操,揭竿而起,欲颠覆曹魏,重创曹魏。
4、北方少数民族"卷土重来",与曹魏拼杀夺地,二者具损。
此时此刻时机一到,刘备怎么办?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一个上将军带领荆州的军队出兵于宛洛古道,占领宛城和帝都洛阳,图谋中原。扼守宛洛两地,保其两地相互犄角呼应及其道路畅通,中原可得。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刘备率领益州的军队出于秦川,夺取汉中,图谋关中平原。若关中平原及中原这两个地方得到,天下可统。(农耕时代,平原、良田这是最大的战略资源,也是最大的财富)
襄阳的朋友们认为:"以向宛洛"证明诸葛亮不在宛城~缪误也!诸葛亮说话的对象是刘备,刘备此时寄居人下,无一席之地。试问:此时天下有哪一块土地是归属刘备的呢?没有一处吧。
而"以向宛洛"的前提条件指的是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这两个战略资源之根基,借"天下有变"的军事用兵机遇"图谋天下"。用兵的载体是刘备,不是诸葛亮自己。
我们若以襄阳朋友们的思维做一个逆向思维:"以向宛洛"如果可以证明诸葛亮不在宛城、洛阳,那么"若跨荆益"也证明诸葛亮不在荆州和益州吗?以此思维逻辑演绎:诸葛亮怎么可能居于荆州州府所在地襄阳呢?
襄阳的朋友们可以扪心自问地告诉大家:诸葛亮当时在哪里呢?】
故以《隆中对》置名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这一段记载,是以后置地名"隆中",去解释其100年前的当时东汉历史地理。
公元310年王隐《蜀记》里出现的"隆中",被一千多年历史进程演绎成一个沔之阳隆中,至卧龙岗隆中。
被一千多年的历史演绎成沔之阴"号曰隆中",至襄阳古隆中。
故"隆中"之纠纷,被别有用心的人们,演绎成解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历史悬疑之谜,覆盖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及其真相。
《隆中对》不符合三国历史元素,这是后来人附会之说的历史变迁,而以此解释三国,缪误也!
#襄阳头条##今日头条##南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