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间型拟杆菌 拟杆菌属的分类

2020-09-24知识3

目前认为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包括() A.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福赛拟杆菌 参考答案:A解析: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为中等证据的致病菌。

中间型拟杆菌 拟杆菌属的分类

替加环素有什么特点? 替加环素抗菌谱广临床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可用于大肠埃希氏杆菌,粪肠球菌(仅万古霉素敏感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株),无乳链球菌,咽峡链球菌属(包括。

中间型拟杆菌 拟杆菌属的分类

拟杆菌属的分类 拟杆菌科的1属。又称类杆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专性厌氧的小杆菌。正常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口腔、上呼吸道和生殖道。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而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菌群失调时,能导致内源性感染。菌体呈球杆状,多数无鞭毛,硝酸盐还原阴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分解蛋白胨或葡萄糖,产生琥珀酸、乙酸、甲酸、乳酸和丙酸等。少数种产生暗黑色色素。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0~50%。根据生化反应、色素等的不同分22种,比较重要的是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脆弱拟杆菌 菌体大小(0.5~0.8)×(1.5~4.5)微米。单个存在或两端相连。在陈旧培养基中呈多形性,有长丝状出现。无动力,氯化血红素和10~20%胆汁能促进其生长。在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有白色沉淀物。对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蔗糖、糊精等均发酵,产酸产气。耐青霉素和卡那霉素,对红霉素和利福平敏感。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4~45%。有内毒素。对豚鼠进行皮下注射可形成脓疡,对家兔进行静脉注射引起死亡。本菌主要存在于肠道,比肠内的大肠杆菌多100~1000倍。在临床标本中,为阑尾炎和败血症的常见菌,也可从肺或肝脓肿、转移性脓肿、尿路感染排泄物中分离。

中间型拟杆菌 拟杆菌属的分类

替加环素的药理特点 抗菌谱广临床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可用于大肠埃希氏杆菌,粪肠球菌(仅万古霉素敏感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株),无乳链球菌,咽峡链球菌属(包括咽峡链球菌,咽峡链球菌中间型和星群链球菌),脓性链球菌和脆弱拟杆菌,费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产酸克雷伯菌,肺炎克雷白菌,粪肠球菌(仅万古霉素敏感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仅甲氧西林敏感株),咽峡链球菌属(包括咽峡链球菌,链球菌中间型和星群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微小消化链球菌等引起的成人腹内感染(cIAI)和复杂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cSSSI)。不易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替加环素能克服限制很多抗生素使用的两种主要耐药机制:外排泵和核糖体保护。因此,替加环素适用范围会更广。半衰期长单次用药半衰期约27小时,多次用药半衰期约42小时。因此,每12小时用药一次,使用比较方便。用量较小参考惠氏临床试验数据,给予替加环素(初始剂量100mg,维持剂量50mg,每12h),对照组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联合氨曲南(1g/2g,每12h)或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泰能”200~500 mg/200~500mg[按照体重和肌酐清除率],每6h给予维持量),疗程相近,两组比较,。

bacteroidetes 拟杆菌门有什么功能 正常寄居于人和动2113物的肠道、口5261腔、上呼吸道和生殖道。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4102素、1653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而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菌群失调时,能导致内源性感染。菌体呈球杆状,多数无鞭毛,硝酸盐还原阴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分解蛋白胨或葡萄糖,产生琥珀酸、乙酸、甲酸、乳酸和丙酸等。少数种产生暗黑色色素。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0~50%。根据生化反应、色素等的不同分22种,比较重要的是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扩展资料产黑色素类杆菌,菌体大小(0.3~0.4)×(0.6~1.0)微米。在旧培养基中呈多形性,无荚膜,无鞭毛,形成黑色素菌落是本菌特点。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7.4~51.5%。很少单独致病,常与其他菌(如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有中间型、产黑色素和列氏3个亚种。拟杆菌纲的种类很多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为病原菌。在粪便中,以细胞数目计,拟杆菌属(Bacteroides)是主要微生物种类。参考资料来源:-拟杆菌门参考资料来源:-拟杆菌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