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们常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深沉如大海,毫无保留地付出,有的父母一辈子仿佛就是为了子女活着,不歇气地奋斗,自己却舍不得吃穿,将钱都留给下一代。
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求得无非是能有一个安稳的晚年。可如今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看了生活中有些不孝子孙的例子,越来越多的老人对“养儿防老”产生了怀疑,他们觉得养老的钱,还是放在自己手里才有安全感。
其实,父母的担忧并无道理,很多年轻人花钱无节制,只顾眼前潇洒,丝毫不考虑远景。结婚有小家庭和孩子后,生活压力更是大,难以攒住钱,即便子女有一颗孝顺的心,恐怕在父母急需等钱救命的时候,他们也未必能拿得出。
再者,有些家庭是儿媳当家,儿子说话不算数,倘若将来一不留神婆媳关系没有打理好,那么很可能要受儿媳的冷眼。综合考虑,所以老人觉得还是自己手里有钱才靠谱。
02
65岁的蔡阿姨,就是如此心态。她和老伴育有一儿一女,当子女相继成家后,他们并没有停歇脚步,而是继续摆摊卖烤红薯,虽然风里来雨里去很辛苦,可收入也颇丰,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居然能卖出上千块钱的营业额。
但是对外,老两口一直哭穷,就连在儿子女儿面前也是遮着掩着,他们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除了担心老家那些穷亲戚借钱,还提防着儿女,毕竟那可是他们以后的养老钱。
儿女小的时候,老两口是百般疼爱,辛苦摆摊供他们读书求学。后来蔡阿姨认识一个老奶奶,78岁高龄还时常用篮子挎着一些桃核,红绳,栀子花来摆摊卖钱。通过聊天蔡阿姨得知,老奶奶有2个儿子,年轻时挣的钱都用来给儿子结婚,可2个儿媳娶回来后,一个比一个厉害,都认为婆婆贴补对方多,互相甩锅,都不肯赡养她。
老奶奶觉得家丑不外扬,不好意思与儿子儿媳对簿公堂,只好想办法自食其力。这件事对蔡阿姨触动很大,她与老伴再三商量,决定晚年谁都不指望,养老靠自己,他们把儿女拉扯大,已经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也不求任何回报。至于孩子们将来的路,让他们自己走。
03
儿子大学毕业,蔡阿姨就给他断了供,儿子挺有志气,说坚决不啃老,要凭自己能力买房结婚。女儿出嫁,蔡阿姨更只是象征性给了5千块钱压箱底。
儿媳与儿子是大学同学,儿媳不爱说话,看起来挺傲娇,这加深了蔡阿姨担心婆媳相处不好的顾虑。不过儿子说到做到,结婚时,小两口用积蓄买了一套二手房,没要双方父母一分钱。蔡阿姨虽然负担了酒席费用,但是收来的礼金归她所有,总体来说并没有吃亏。
蔡阿姨本以为,儿媳娶回来了,抱孙子指日可待,谁知儿媳不想太早要孩子,这不免引起公婆的不满。有些话当着儿媳的面不好说,蔡阿姨便给儿子打电话吐槽,可儿子一心偏着儿媳,这让蔡阿姨感到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心里很是失落。
因为这个原因,在儿子儿媳换房子的时候,明知道他们缺钱,蔡阿姨都没有主动支援一分钱。倒是亲家大方,借给小两口20万,蔡阿姨才不操心这些,儿媳是独生女,将来亲家的产业还不是归她,只不过是早给和晚给。
04
女儿嫁得不错,女婿开了家店卖防水材料,平时对岳父母挺孝顺,对于这个女婿,蔡阿姨总是赞不绝口。然而有次女儿火急火燎回娘家,一张口就问父母借钱,说有笔生意要垫资,钱不够想让父母帮忙。
一听到借钱,蔡阿姨立马起了戒备心,做生意有风险,万一女婿资金收不回来,那他们借的钱也就难要了,到那时亲人之间会因为钱闹不愉快,所以这个忙坚决不能帮。
从那过后,女婿对岳父母的态度明显冷淡,只要小两口一吵架,女婿总拿这件事挤兑女儿。女儿也对蔡阿姨意见很大,说父母六亲不认,眼里只有钱。
蔡阿姨才顾不上这些,她和老伴忙着摆摊挣钱,看到存折上日益增长的数字,她心情无比舒畅。她觉得有钱就有安全感,将来不需要为了生活而看儿女脸色,这才最关键。
05
可谁也预料不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事,老伴因为突发脑溢血去世,蔡阿姨仿佛失去了主心骨,郁郁寡欢一段时间也病倒了。儿女回来照顾几天,都说工作忙家里忙没法继续留在这照顾,既然蔡阿姨手里有60万,那就请护工24小时照顾。
护工照顾得再好,也没有家人有感情。蔡阿姨提出想去儿子家养老,可儿媳说当初买房父母出了钱,他们已经搬进去养老了,家里实在没有空余的房间安置婆婆。女婿说他是外人,自古没有女婿赡养岳母的道理,他也不能接受家里凭空多了个要伺候的老人。
蔡阿姨这才醒悟,只怪她平时把钱看得太紧,在儿女有困难的时候她捂着钱袋子,导致孩子们心里对她都有怨气。如今蔡阿姨体会原来钱并不是万能的,纵使她手握60万,可又有什么意义,依旧晚景凄凉。
养老,并非只有钱才能实现,也需要亲人的关心,亲情的陪伴。虽说老人为晚年留一条退路无可厚非,可凡事都有个限度,如果一味地为了攒养老钱,放弃了亲情,那么未免得不偿失。因为倘若有一天,你病倒在床上,总不能使唤一堆钱给你端茶递水。
所以说,对于养老问题,不要悲观,更不要走极端,要人力物力相结合。再说人人心中有杆秤,父母善待儿女,儿女也定会涌泉相报,要坚信世上还是孝顺讲良心的孩子多。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