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过什么?”
“是博物馆那件事吗?”
6月4日,福建将乐警方夜行5小时,奔赴福建南平,抓捕犯罪嫌疑人陈某。轰动一时的博物馆凶杀案,终于真相大白。25年前,陈某深夜行凶,杀害将乐县博物馆副馆长廖国华,震惊全国。
尽管时人普遍认为,廖国华是为了保护文物牺牲的,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始终没抓到,事件无法定性。廖国华被评定为“革命烈士”一事,一度被耽搁下来。
25年后,两片带血的草,终于为烈士正名——
“他如同一个血人”
将乐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县,有近2000年的历史。将乐县博物馆是一座百年老屋,青砖墙面,大青石地面。
廖国华是土生土长的将乐县人。从19岁起,他先后在18所山村学校任教,多次被县、乡评为先进教师。
1986年,组织安排他担任将乐县博物馆副馆长。这一年,他46岁。“人在文物在,我与文物共存亡。”到任后,廖国华立下誓言。
那时博物馆人少,缺乏物防技防设施,廖国华经常在博物馆值班,基本没在家过过春节。1995年7月5日,廖国华在博物馆守夜。6日早上,工作人员一走进博物馆,竟发现地上有血迹,之后看到,廖国华倒在内天井处,身边一大摊血。
↑2020年6月5日,将乐县公安局民警押解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
第一个进入现场勘查的民警是郑继伟。“从边门到大厅,再到值班室,墙上、地上到处都是血。”廖国华如同一个血人,身上刀伤很多。
地上有两副眼镜,一副是廖国华的,另一副推测是犯罪嫌疑人的,还扔着几把十分锋利的锯片。“我的第一反应是搏斗很激烈。”为了给照相、法医争取时间,郑继伟快速划分出保护区域和可步入区域。
路闽泉是当时将乐县公安局唯一的法医。“现场的血实在太多了,地面、墙上都是喷射状、挥洒状血迹。”他注意到,廖国华的伤口很多,主要集中在头面部、躯干部、手部,十分零乱。
路闽泉当了10年的法医,出过多起命案现场,这一起让他的心情格外沉重:眼前的廖国华,身中31刀,从口部到耳边被割了一条大口子,右颈动脉被割断,心脏被扎2刀。
“经过认真清点,馆藏文物、标本安然无恙。”廖国华遇害,但馆藏的1000多件文物没有丢,闽西北仅有的一件国宝宋代鸡首壶安然无恙。
“他牺牲得那么壮烈”
由于案发时下雨,加上地面条件不好,现场没有提取到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和足迹。“那时候,指纹是刑侦技术的‘第一把交椅’,可以起到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作用。”
路闽泉对现场提取的血样进行了ABO血型检测,发现两种血型:被害人廖国华是A型血,嫌疑人是B型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除此之外,他似乎做不了更多的事情。但是,他下意识地想要再多做一些。
“看到廖馆长牺牲得那么壮烈,我就想要多提取一些东西。当我听说没有提到指纹和足迹后,就想多提一些血样,为破案增加一点希望。”
木门槛上有血,路闽泉削下来薄薄的几片老木头;草叶上有血,他就小心翼翼地把草叶摘下来;瓦片和地面上有血,他就用纱布蘸取。
回到检验室,他把提取到的十几份检材妥善处理,木片、草叶放在安全的地方晾干,之后先收进牛皮纸袋,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最后装进一个大信封,写好标签。
“我们那个年代,都是靠的一些土办法,牛皮纸防潮,塑料袋防水、隔离空气。”
经过现场勘查,警方判断:犯罪嫌疑人翻墙进入大院,从边门钻洞撬锁,进入将乐县博物馆大厅。从大厅往展厅走的过道,是一座天井。这里是打斗最激烈的地方,廖国华的尸体就在这里。
这里还有廖国华使用的警用手电筒。由于打击力度大,手电筒头部已经扭曲。地面血量很大,墙面上有下滑状血迹,地面和草叶上有滴落血,警方由此判断,嫌疑人很有可能在打斗中受伤。
“这个消息,让全局民警都没过好年”
案情重大,当地公安局全警动员,投入侦办工作中。然而,奋战了3个多月,案件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1996年春节前,将乐县公安局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从年龄、身高等特征上看,与专案组分析刻画的嫌疑人十分相像。听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可以做DNA检测,他们提取了犯罪嫌疑人血样,和先前在现场提取的嫌疑人血样一起,由路闽泉送至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送到后的第5天,路闽泉拿到了鉴定报告:送检的两份血样,DNA鉴定不匹配。“犯罪嫌疑人被排除了。”带着这个消息,返程路上的路闽泉,闷闷不乐。
回到将乐的时候已是农历腊月二十九,这个消息让全局民警都没过好年。
“廖副馆长身上的伤,多得让人不忍目睹,那是我从没见过的惨状,由此也可以想见他保护文物的决心有多大。案发后的两年,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个案子上,一心要给他和他的家属一个说法,可是一直都没有进展。”时任刑侦大队大队长柯勇回忆道。
2000年,将乐县公安局抓获一名十分可疑的犯罪嫌疑人,路闽泉再次前往北京。然而这一次,他又是失望而归。
尽管大家都认为,廖国华是为了保护文物牺牲的,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始终没抓到,事件无法定性,廖国华被评定为“革命烈士”一事,也被耽搁下来。
本着不能让英雄流血、家属流泪的原则,经有关部门和组织多方调查考证,终于将廖国华评定为“革命烈士”。
“我相信爸爸的血不会白流”
“我相信爸爸的血不会白流。”
廖国华安葬的那一天,他17岁的孩子说。
“追查到底,绝不放手!”将乐公安民警下定决心,要还廖国华副馆长及其家属一个真相。
公安部“云剑-2020”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打响后,2020年4月底,廖国华副馆长被害案的相关检材被送到市公安局,重新检验。“这么多年反复检验,检材损耗严重,血样告急,现在只剩余两片带血痕的草叶。”
谢晋洪是路闽泉的徒弟,也是现在刑侦大队的教导员。“血样都是师傅当年提取的,他交给我时再三嘱咐,一定要保存好。这些年来,我像对待宝贝一样保管着。”
尽管如此,草叶上的血痕经历25年的岁月流转,是否会变质发霉?谢晋洪心里打鼓。终于,血样检验结果出来了。第一次效果不好,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第二次检验结果出来,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但数据良好,而且经过比对,初步判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范围。”将乐县公安局立即组成专案组,前往排查。“我们排查出重点人员2万多名,再结合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等条件,排查出700余户入户走访。”
整整30天的时间,专案组民警披星戴月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然而,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没有一人与犯罪嫌疑人的DNA匹配”。
就在大家犹疑的时候,排查的最后一户人家出现了情况。据了解,这户人家的独子陈某早已不在当地居住,现居福建省南平市。
“你在将乐干过什么?”
6月3日,专案组连夜开车5个多小时到达南平,4日,对陈某实施了抓捕。
将乐县公安局局长陈永贞在第一时间讯问了犯罪嫌疑人陈某,开口就说:“我是将乐县公安局局长。”
“哦,将乐的。”陈某对“将乐县”三个字十分敏感。
“你在将乐干过什么?”
“是博物馆那件事吗?”
据陈某的交代及现场勘验的结果,专案组还原了案发经过——
1995年7月6日凌晨2点多,陈某翻墙进入博物馆院内,随身携带工具包,包内装有自制刀具、锯片、螺丝刀等作案工具。
他从边门撬锁进入馆内,走进大厅,正往展厅走时,脚下一绊,工具包落到地上,发出响声,于是立即躲了起来。廖国华听到后,拿着手电筒从值班室走过来察看,很快就发现了陈某,并用手电筒砸向他。陈某掏出刀具,狠狠刺向廖国华。
“抓小偷,救命!”搏斗中,廖国华大声呼救。然而,他的呼喊并没能唤醒沉重的夜。
大约两三分钟后,廖国华轰然倒下。丧心病狂的陈某用螺丝刀撬锁后,潜入展厅,刚一进去就触发了报警器。他惊慌逃窜,途经值班室时看到警报台,就进去关闭了警报器。之后,他想从原路逃跑,没想到自己右手受伤较重,已无力攀住高墙,在瓦片上、墙面上、草丛里都留下血痕。
最后,他借助一处沙堆翻墙逃了出去。
听说此案告破,将乐县百姓奔走相告:“现在公安真是厉害!我们都以为没有希望了呢!”
“如果不是程序要求,我真想在第一时间就把破案的消息告诉廖副馆长的家人,他的血绝对不会白流。今天,我们终于还给大家一个真相,廖副馆长是为保护国家文物牺牲的,是当之无愧的革命烈士。”副局长戴燕明说。
↑2020年7月6日,被害人廖国华家属给将乐县公安局送来锦旗。
刑侦大队教导员谢晋洪,迫不及待地把好消息告诉师傅路闽泉。正在外地旅游的路闽泉立即赶回了将乐县,他激动得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这一天,他和战友们盼了25年。
本期编辑:胡洪江、朱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