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权利曾有一段时间回归到刘禅的手上,但是后来因为几名大臣勾结,差不多又架空了刘婵。其实刘婵还是有些手段的只是最后没能力挽狂澜,听了小人的话,导致蜀国走向了灭亡,不过诸葛亮也要为此事付一定责任,因为诸葛亮没有教好刘婵,诸葛亮一心忙着北伐实际上把很多长远的东西都给抛弃了,显得有点得不偿失。
东汉末年分三国,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歌词,这是指汉末时期,天下大乱,群雄角逐,经过多年的战乱之后,有三股势力脱颖而出,并分别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即曹魏、蜀汉、孙吴。在这三国中,蜀汉的国祚是最短的,只有四十二年。众所周知,蜀地易守难攻,本不该迅速亡国,它为何却成为三国最早灭亡,且国祚最短的一方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蜀汉的迅速灭亡,主要是刘备当年在夷陵之战的时候败光了老底,留下了无尽的隐患;有人认为是诸葛亮不懂的培育人才,使蜀汉出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有人则认为,是姜维连年北伐,穷兵黩武,动摇了国本;还有人坚称,是谯周的投降言论,误了蜀汉。的确,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原因不是其它,而是当年诸葛亮给刘禅留下了一句六字真言,可保蜀汉不灭,结果刘禅将其记反了,所以他不但未能让蜀汉的国祚绵延,反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诸葛亮当年到底说了什么呢?《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公元228年,他第一次北伐之前,向刘禅上表,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亲贤臣,远小人”,并对刘禅解释道,他曾与刘备讨论国事,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除此之外,他还给刘禅举荐了不少贤臣,例如蒋琬、董允、费祎、郭攸之,等等。最初的时候,刘禅的确一直遵守着这六个字,不但提出了“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想法,还一直重用蒋琬、董允、费祎等人。就算这些人对自己要求太过严格,不许自己充实后宫,打压自己宠信的宦官,让他心生不满,他也没有对这些人不敬。那个时候的蜀汉,虽然没有多兴盛,却也得到了休养生息,不至于再被评价为益州疲敝,那个时候的他,也绝对不会被嘲讽为扶不起的阿斗。
可是到了后来,先是陈祗接替了董允的职位,与宦官黄皓勾结弄权,然后是黄皓得势,开始插手国政,最后重臣姜维,被吓得自请到沓中屯田避祸。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刘禅,从原本的“亲贤臣,远小人”,变成了“亲小人,远贤臣”,正是因为他亲小人,所以他听信了黄皓之言,认为魏军打不到成都,于是没有召集兵马回援,使邓艾区区数千人,便迫降了整个朝堂;正是因为他远贤臣,于是魏军来攻之时,蜀汉朝堂中,没人能够做出及时且正确的反应,只能想着如何逃亡,或者向谁投降。
虽然,诸葛亮所说的六个字,还是那六个字,但是因为顺序的变化,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蜀汉的国运也发生了扭转。试想,如果刘禅一直坚持“亲贤臣,远小人”,那么蜀汉朝堂上,会多出多少忠良之士?文韬武略的姜维,还会被迫远离政治中心吗?可以抵御军神陆抗的罗宪,还会被冷落,仅率两千人留守在永安城吗?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他还会无人可用吗?如果他坚持远小人,陈祗还能与黄皓勾结弄权吗?黄皓还有机会假借巫蛊之术,向他进言说,魏军最终不会到来,使他不做任何准备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真实历史上的刘禅,不像演义中那般无能,反而“天资仁敏”,也颇有政治手段,但是蜀汉的灭亡,终究与他“亲小人,远贤臣”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