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一直以来有"三大战役"的说法,是三次意义比较重要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让曹操挫败了袁绍的攻势,在袁曹争霸中扭转局势;"赤壁之战"奠定刘备崛起的基础;"夷陵之战"巩固了"荆州之战"之后的局势以及三国鼎立形势的版图。这三次战役对汉末三国历史的影响非常大,不过它们的兵力却多多少少有些争议之处。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少得离谱
"官渡之战"是曹操以少胜多的一次战役,其实从双方控制的区域来看,曹操和袁绍旗鼓相当,但是兵力、装备以及周边环境来看,曹操无疑要比袁绍弱势一些。首先来说一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投入的兵力。这个也是有两个版本: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明确记载袁绍集团的兵力是十万步兵,一万骑兵;而《世语》中的记载是五万步兵,八千骑兵。数量差距非常悬殊。东晋史学家孙盛认为《三国志》记载为是,因为根据《崔琰传》记载,仅冀州户口就有三十万,何况袁绍的势力范围包括冀州、青州、并州、幽州(非全境),而且"官渡之战"的目的就是一举消灭曹操集团,是最后的决战,所以十万之众应该是合理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对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兵力也有记载,不过少得属实有些离谱:"时骑不满六百"、"公兵不满万"。这个数字相对于袁绍相比实在少得可怜,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就对此产生强烈的质疑:
首先曹操刚刚起兵的时候就能招募五千军队,当然这些军队在"荥阳之战"都全军覆没了,但是也可以说明曹操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能募兵五千,不至于在控制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司隶、荆州(非全境)的时候拿不出一万人。而且在消灭青州黄巾之后,曹操就得到了三十万之巨的兵源;其次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十万大军相持,犹有余力分兵袭击袁绍粮车;保护自己粮车;以及分兵进攻汝南的刘备和袁绍部将韩荀,如此少的兵力恐怕很不现实。所以仅能推断袁绍的部队是十万左右,但是曹操的兵力不详。
"赤壁之战":曹操的兵力不明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结果在"赤壁之战"中成为被以少胜多的一方,成为孙刘联军的背景板。"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兵力的争议比较少:在南撤的时候,刘备本部被曹纯的虎豹骑打崩,关羽有水军一万,刘琦有一万军队。刘琦虽然不算刘备集团的人物,不过二者唇齿相依,所以小编还是算在一起;孙权的兵力记载得更加明确,周瑜、程普率领三万军队。孙刘联军合计五万。《江表传》中记载刘备仅有两千人,则被孙盛反驳,小编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而曹操集团的兵力却不太明确。曹操一方单方面号称八十万,他给孙权写一封带有挑衅和劝降意味的信,其中内容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孙权)会猎於吴。"不过既然是号称就不能当做实际数字,明显是曹操为了给江东集团压力而虚张声势。
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投入的兵力是多少呢?江东集团重要将领,也是"赤壁之战"主将周瑜有过一个分析。周瑜劝孙权迎战的时候否定了八十万这个说法,认为曹操率领的北方兵不过十五、六万,在接受刘琮投降之后所收编的荆州兵不过七、八万,加一起也就二十几万。
不过小编认为这二十几万可能还要再缩一次水。比如七、八万的荆州兵,他们都是降卒,曹操可能不会放心地全部投放在战场上,另外江陵、襄阳等重镇也需要留兵镇守。所以小编个人认为曹操的兵力当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不过即便如此,也远远超过孙刘联军的兵力了。
"夷陵之战":远没有小说中的夸张程度
"夷陵之战"是蜀汉立国后第一次惨败,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办法对外进行战争,甚至没有力量平复内部的叛乱。在《三国演义》中对这场战役的描述是刘备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历来对"夷陵之战"的印象也是孙权以少胜多,击溃刘备七十万大军。但是实际上双方的兵力很有可能是相持的,至少不会有这么悬殊的差距。
首先刘备的兵力就非常模糊。一般有五万与八万两种说法。"五万说"是来源于两个部分,根据《魏书》中的记载,孙权向曹丕求援时提到"刘备支党"四万人,骑兵二、三千,加上刘备安排在江北抵抗曹魏的黄权部有一万人,总共五万人;"八万说"则来源于《傅子》中的记载:"(陆逊)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这两个说法无法证实孰是孰非,从网络上的论调来看,支持"五万说"的风向更强一些。
而孙权一方的兵力就比较明确了。《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明确记载陆逊作为"夷陵之战"中东吴一方的主将,都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军共计五万人对抗刘备。五万对四万(黄权在江北看戏),还占据防守一方的有利地形,加上东吴水军的优势(蜀汉的水军跟着关羽一起报销了),战胜刘备也不能说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即便按照《傅子》的说法,双方在猇亭、夷道前线的兵力对比也只是八比五而已。
至于马良所率领的武陵蛮军队,并不出现在夷陵战场,而是在荆州南部活跃。而且与马良对应的东吴将领步骘也有一万"交州义士",大概率是兵力相当。所以小编也没有把马良和步骘的兵力算在"夷陵之战"中。
总而言之由于史料记载的疏漏和刻意美化的缘故,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存在具体兵力的争议问题。前两者虽然有争议,但性质应该还是以少胜多,"夷陵之战"就未必是以少胜多,只不过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给很多人错误的印象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