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更迭,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节,慢阻肺患者需重视换季保健和疾病防治。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平均每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是慢阻肺患者。除了口服药之外,慢阻肺治疗药物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吸入装置给药。吸入治疗是慢性气道疾病的一线基础疗法,医护人员、患者和吸入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都关系到吸入治疗的疗效,吸入装置与药物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郑则广指出,患者“用力深吸气”的能力对于吸入装置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吸入装置例如干粉吸入剂,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需要患者用力、快速地吸气配合,这对于肺功能不佳的老年人、特别是本来就呼吸困难的慢阻肺患者来说,难度很大。在实际吸入过程中,经常存在没有吸到药物,或者吸入药物的剂量出现波动的情况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创新型的吸入装置应运而生,如软雾吸入装置,它能主动喷雾、气雾速度慢且运行时间长,无需患者“用力深吸气”也能够稳定地递送药物,确保了高效的肺部沉积,也有利于保证药物的疗效。
但部分患者用惯了干粉吸入剂,对换用新型吸入装置有抵触心理。对此,郑则广教授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阅读说明书上的操作指示等方式进行训练,从而正确掌握吸入装置的操作方式,保证规范治疗,达到理想的疗效,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