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最终幻想》秘闻(九):《FF14》竟使“ARPG圣手”陨落

2020-09-05新闻7

关注我,深入了解《最终幻想》前言:小编透过知名游戏公司SQUARE的历史事实,为大家带来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感兴趣的,而且又是隐藏在表面下,与SQUARE出品的游戏作品息息相关的人物简传。

出生于1962年的田中弘道(Tanaka Hiromichi)与坂口博信是同窗的校友,二人几乎同时期进入"电友社"旗下专门针对电子游戏领域开发的"SQUARE"公司担任游戏项目的制作。

田中弘道是《最终幻想1》和《最终幻想2》项目的开发参与人,累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直到后来的《最终幻想3》便担任了相当重要的游戏系统方面的设计工作,与《最终幻想》之父的坂口博信形成及其良好合作默契的"双剑合璧"。但是,自此后接近10年的时间里,田中弘道几乎就与《最终幻想》擦肩而过,以至于《最终幻想4》到《最终幻想10》都与他无任何关系,只因为当时《最终幻想3》完成之后,他就被抽调去协助"河津秋敏"并成功开发了GB游戏《Sa·GaII 秘宝传说》。

田中弘道虽然远离了《FF》这块RPG项目的沃土,但他却被社内称之为SQUARE的"ARPG圣手",他成功与"石井浩一"联手开发了《圣剑传说2》和《圣剑传说3》两部佳作,后又指导完成了高桥哲哉的《XENOGEARS(异度装甲)》项目的开发,甚至还指挥了原《XENOGEARS》制作小组,制作完成了PS平台的ARPG名作《晶莹之露》。

从此之后,很多20世纪末期的玩家都以"该作是否由田中弘道担当监督制作"来作为评判SQUARE出品的ARPG游戏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甚至SQUARE当初宣传《异度装甲》时,广告语以"让《圣剑传说》都无法发售的理由是?"作为宣传词,其着重强调了《圣剑传说》的制作人正参与该游戏的开发制作。田中弘道在当年的活跃程度以及举足轻重的领导能力,不言而喻。

但是,就当《异度装甲》脱离了SQUARE之后,田中弘道此时被坂口博信任命组建SQUARE的第三技术开发事业部,并主持制作完成了《CHRONO CROSS》(时空之轮2)。

1999年末,SQUARE已正式宣布在索尼即将推出的次时代家用主机PS2平台研发新游戏,田中弘道发现了PS2平台拥有通过ADSL连接网络的强大功能,于是他迅速和"石井浩一"写好了一份详尽的项目企划案,一同上书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网络未来已到来,为抢占先机要求公司开发网络版的《最终幻想》。很明显,田中弘道看到了网络社交游戏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走向,并且也期望通过网游版的《FF》重新回到社内第一大IP《最终幻想》。抢占先机、先人一步、占据商业先锋领域,田中弘道提出的企划案中任何一点都是绝佳的发展机会,而且犹如下"军令状"一般,田中表示如果公司无法满足他的要求,那他便会离职去别的公司实现这份时代机遇的"幻想"。

包括坂口博信在内的经营管理层反复权衡这份企划案的利弊之后,最后坂口毅然决然的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很多人说这是坂口偏心田中是他的同窗,所以出于人道主义才做出这样的决定,让《最终幻想11》哑然变成《最终幻想》系列中的"叛徒"。但知晓坂口的人都清楚:他喜欢冒险!喜欢创新!《最终幻想11》将会成为《FF》历史上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同时也会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型MMORPG游戏。就这样《最终幻想11》将制作成网络游戏MMO RPG的消息一经公开后,便立即引起了业界的震动。

2002年05月16日,项目制作周期两年半,累计耗资高达60亿日元的《最终幻想11》正式推出后的销售情况其实并不如预期,八个月才勉强达到20万注册用户,任天堂前社长"山内溥"等业界人士纷纷以"时期尚早"等理由断言该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不过时间终究会证明一切,就当《最终幻想11》发售了PC版本后,基于"新世代的《最终幻想》只能在SONY平台上游玩"这份好奇心,吸引来了数以万计的PC用户,《FFXI》的用户数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很快便顺利的跨越了盈亏的分界点,结论显而易见:《最终幻想11》成功了!而它所创造那源源不断的营收规模成为了SQUARE·ENIX公司最稳定的、最稳固的长期收入来源。

不可否认:对于《FF》系列而言,由于田中弘道大胆将其引领到全新的领域,其发展的天地得到了进一步开拓,2003年02月05日,《FFXI》荣获日本数码技术协会(AMD)举办的第8回AMD Award颁发的最高奖项-总务大臣赏。

然而,为了延续《最终幻想11》的产品迭代,同为MMORPG网络游戏的《最终幻想14》依旧由田中弘道执掌开发。只可惜所谓的"人有旦夕祸福",过去一切的荣誉与响当当的成绩让这位老牌游戏制作人堕怠,"万劫不复"的种子被深深的种了下來………

原创不惜,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最终幻想#角色扮演#网络游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