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一新生说老师对她冷暴力,家长需谨慎,当心孩子认知感受不准确

2020-09-04新闻9

最近,有一位家长向寒石冷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这位家长问:“我的女儿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高中,可是才开学她就对我讲,说老师对她有冷暴力倾向,我听了很着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对她说:“高一新生才进入新环境,老师会格外对某一个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吗?除非这个学生从报到第一天开始就不断违反学校纪律。你可以向孩子了解一下,她是否违反过纪律,是否被老师批评过。”

家长根据我的建议,和女儿做了进一步交流,然后把信息反馈给我,她说:“孩子非常肯定地讲,她并没有违反纪律,老师也没有批评过她,但就是隐隐感觉老师总是对她一副冷脸子,让她很不舒服。”

听到这里,我就对家长讲,你的女儿遇到了一个新的心理现象——认知感受错觉。家长不懂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给她展开详细做了讲解,下面拿出来和家长们一共分享。

一、何为认知感受?

认知和感受原本是两个词,虽然都是通过个体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在社交活动中感受来自外界对自己的主观与客观评价,但是对于认知来讲却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区别,如果认知正确则容易出现良好的情绪感受,反之,如果认知是错误的则可能感受的结果会出现偏差。

如开篇那位妈妈咨询女儿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个高一女孩出现了认知感受方面的问题,他把老师没有给自己想要的笑脸、欣赏的目光、适当的赞美等,误解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不愿意关注自己,既而产生对老师的不满情绪,结果就对妈妈讲老师对她实施冷暴力。

从正常的生活经验来说,高一新生才报到,一个班几十个新同学,老师都要花时间和精力去逐一认识和了解,怎么可能会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一个女生身上呢?从这个说老师对她冷暴力的女生的行为分辨力上,可以做出直观的判断,她在初中时过多被老师关注,那时算是班上一个小明星,而现在突然失去了关注,心理上便产生了很大的落差,自然会有一种失宠的感觉。

二、高一新生和初中生在认知感受方面有何不同?

1、初一时对新环境并不敏感,仍然延续儿童期的好奇和好玩儿。

说到高一新生,必然要先把目光回溯,看看初一时的他们是如何对待新环境的。在初一时,由于才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此时初一新生对新环境往往有着好奇与好玩儿的心理。他们更多把注意力放在结识新同学上面,既而好为后续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开个好头。当初一新生并不把注意力刻意放在关注老师上面时,自然对老师是否关注自己并不是很在意。

因此,初一新生往往会在遵守纪律和服从老师管理方面,一切都显得中规中矩。但是随着初一生活的深入,到初一下学期和初二时,便开始出现个体差异性的变化。有些孩子喜欢学习且上进心较强,学业成绩会越来越好。而有些不喜欢学习且遵守纪律方面意识较差的同学,学业成绩会逐渐下滑。

2、高一时则对新环境特别敏感,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

进入高一后,不少原来在初中时一直倍受老师喜爱并关注的同学,仍然有一种惯性思维方式,认为我的成绩这么好,老师没有理由不喜欢自己。可是他们却忘了,大家此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在老师还不认识全班同学的时候,哪会刻意去关注一个新同学呢?

就如上面所讲的那个女生,她正是对新环境特别敏感,才会特别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可事实上老师即便想关注她,也需要一个一个认识,一个一个熟悉和了解,这自然需要时间。但是对争宠心理却会让一个内心特别敏感的女生缺乏等待的耐心。

3、女生更在乎老师是否留意自己,如果得不到关注会很失落。

前面做了不少分析,家长此时应该非常清楚了,你的孩子说老师对她冷暴力,其实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是,老师没有留意自己,她内心很失落,对老师有了不满情绪。说到这里,还得再分析一下这个女孩在家里的情况,如在家里经常被父母或长辈们溺爱,每天总是生活在被过度关注的中心。

当一个女孩总是想当然地被置关注和呵护的中心时,进入高一后,突然发现竟然没有老师时刻关注自己,那种内心的失落感会让她非常不适应。于是便会在心里胡思乱想,要么怀疑自己能力不如别的同学,要么怀疑老师对自己有偏见。甚至最后想当然得出一个结论,老师对自己实施冷暴力。

三、认知更为敏感的高一新生,很容易出现认知感受错误。

1、高一新生说老师对她冷暴力,明显是认知感受错误的表现。

按常理讲,冷暴力这现象并不可能会发生在一个才开学报到几天的高一女生身上,因为老师没有理由那样去做,毕竟师生关系才开始构建,而当事女生也没有出格的行为引发老师的不满情绪。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说老师对自己冷暴力的女生,在认知感受方面出现了错误。

认知感受来源于个体的情感感受,同时也与认知正确与否密切关联。如果家长能够结合我上面所讲,给女儿进行正确认知的重建,引导她认识到自己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把合理的现象用不正常的心理给想歪了。则容易让孩子理解自己问题出在哪里。

2、高一老师关注的重点主要在综合评价班上学生上面,不会刻意喜欢哪一个学生。

在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认知感受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把引导的重点放在高一老师怎样看自己新班级的同学上面来。对于高一的老师们来说,他们往往会根据学生的精神面貌,遵守纪律的情况,相互团结协作的积极性,以及对待学业态度方面等观察他们。

老师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目光去观察学生呢?是源于高一新生今后将要面临有难度的学习,更为艰苦的学业生活。如果哪一个学生从初入高一开始就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会引起老师的关注,老师自然会想办法去帮助这种想混下去的同学。

3、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不要总想刻意引起老师的关注。

当高一新生能够清楚自己问题出现在哪时,家长还要及时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此时她已经是真正的高中生,在思想方面应该更加成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更应慎重,绝不能随性而为。就如说老师对自己冷暴力这种现象,就是特别草率的结论。

当孩子发现自己有点小天真时,家长再进一步深入引导,如告诉孩子:优秀的高中生都有独立的人格,都不会刻意在乎老师是否很关注自己,只有人格独立,生活与学业有独立意识,才会让自己成为阳光开朗的好女孩。类似的话难说吗?其实一点也不难,关键是家长要善于学习和实践应用。

四、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感受,引导孩子把注意力目标放在学业上。

1、高一新生应该在熟悉新学校环境、认识新老师、熟悉新同学方面着手。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感受,需要家长引导孩子找到目标,即从现在开始重新熟悉你的学校环境,认识每一位教你的老师,他们是什么性格与脾气,他们的教学特点是什么,他们最喜欢哪一类学生,最不喜欢哪一类学生等。

同时还要尽快熟悉班上的新同学,利用课上老师提问或点名,或者课间活动时相互往来的时机,结识班上的同学。只有熟悉了新同学,才能算是一个新生融入了新的环境。在新环境下,谁的适应能力强,谁能以宽容的姿态接纳一切不如意,谁才是强者。

2、高一新生要把注意力放在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和思维上面。

提到适应高中新环境,重心自然要落到学习方面来。随着高一军训生活的结束,很快就会进入紧张的学习之中。高中课程学习难度肯定会增大,对学生的挑战也正式开始。凡是特别聪明的学生,想顺利开启高一学习生活,必须先尽快掌握学习方法和建立新型学习思维。

正所谓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当高一新生懂得这个道理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探索适应高一的学习方法,如网上查资料,如让孩子自己去请教任课老师,如和同学进行课间交流与探讨等。说到这里,就需要对家长提出忠告了,必须要鼓励孩子走向生活与学习的独立,唯有独立了才能让能力不断提升。

3、全面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好选科的学习准备。

对于有前瞻性目光的高一优秀学生来说,他们一进入高中后,便已经开始收集有关于选学科的信息,因这可是关系到以后高考的大事。说到这里,家长会发现越是知识面宽的孩子,越是有上进心的孩子,往往注意力专注都会投放在与学业有关的事上,很少去浪费精力去关注诸如老师对自己有冷暴力的现象。

如何才能让孩子全面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应放在一个重点内容上面来,因为各学科学习靠就是能力。有些孩子在对待各学科的态度上,如同挑食一样,喜欢就用心学,不喜欢就想逃避。家长必须要引导孩子才进入高一,不要急于给自己喜好方面下结论,而是要全面发展,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后,才能进入选科利弊分析上来。

结束语:用好很长的篇幅给家长解答一个问题,不知道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有何感受。其实你可以像我一样,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先深入调查和思考。只有你切实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也熟悉了他们面对的新环境,在具备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给孩子答疑解惑。做孩子的好老师不容易,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才不至于在孩子成长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