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张熠 记者 江跃中)大型超市和酒类直供专卖店未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警示,酒吧“吸引”未成年人饮酒……近期,普陀区检察院未检组检察官联合公安机关和青少年社工,多次于深夜前往酒吧,对出入酒吧人员身份进行排查,督促他们摒弃不良的娱乐习惯,为开启健康新学期保驾护航。此前,普陀区检察院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采取多项措施,筑建未成年人饮酒屏障。
图说:普陀区检察院未检组检察官深夜在酒吧排查未成年人。普陀区检察院供图
多名涉案未成年人有饮酒行为
普陀区检察院未检组在办案中发现,多名涉案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或被侵害前有饮酒行为,酒精扮演了犯罪分子利刃和被害人软肋的双重角色。2018年11月,未成年人小张(化名)在明知被害人饮酒、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将其带至房间内,与其发生性关系。2019年6月,未成年人小李(化名)受到他人言语挑衅,酒后纠集多名同伙至小巷内殴打被害人至轻伤。“酒精容易麻痹人的大脑,使人作出不理智行为。未成年人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行为上容易逞强好胜,更是容易在酒后发生暴力行为。”检察官介绍说。
未检组检察官在进一步讯问中得知,涉案未成年人在线下商店购买酒水的不在少数,这让他们心里打起了问号,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他们是如何获取酒水的呢?如何才能减少未成年人接触酒水的机率,净化社会环境呢?
对向未成年人售酒行为说不
为了解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源头,普陀区检察院未检组对辖区内酒类商品经营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大型超市和酒类直供专卖店存在未设置任何“不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警示标识,未经身份、年龄审核,以线下实体或线上外卖方式向不特定群体销售酒类商品的情况。
为此,普陀区检察院联合区相关部门督促辖区内酒类商品经营活动主体履行法定义务、开展普法宣传,提高酒类商品经营者法律意识、督促本区网络订餐平台公司其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者,履行平台责任。相关部门于今年5月-7月,组织对酒类商品线上、线下经营者开展集中检查,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9件,罚没款10.1万元。同时敦促线下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不向未成年人售酒”警示标志、线上销售需在页面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售酒”警示标志,治理成效明显。
专项整治酒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
超市、专卖店为未成年人获取酒水提供了渠道,酒吧则是营造“浸入式”场景,“吸引”未成年人饮酒。在办理未成年人酒吧寻衅滋事案件时,未检组检察官发现辖区内酒吧存在未成年人随意进入消费的情形。
今年上半年,普陀区检察院未检组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相关部门对违规允许未成年人出入消费并在醉酒后引发刑事案件的酒吧作出行政处罚,要求该酒吧建立巡查制度,定时对场所内消费者进行巡查,发现未成年人立即驱离并做好登记。同时摸清场所底数,建立酒吧名册,对辖区内经营酒吧业态的企业场所下发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规通知书,要求业主依法经营,按照名册把握规律,定期和不定期对酒吧进行检查,针对存在违法行为的酒吧探索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
此外,未检组检察官还通过亲职教育、观护帮教、法治副校长授课等形式,帮助未成年人主动与饮酒“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