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9岁的清洁工

2020-09-04新闻1

邻居家的小姑娘快十九岁了。高中毕业在家没事干。她是想当画家的。可是一个艺术家谈何容易。无法养活自己。一直在找工作。前几天她奶奶找我给她的复印文件做公证。在我以前的工作中我申请成为澳洲的太平绅士,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差事。经过认证的人可以公证文件复印件,签名有法律效应。澳洲工作申请的时候往往需要提供身份证,出生证,银行卡的复印公证件。这个时候就需要太平绅士的签字。

我给特内沙签完文件后,两周后她的奶奶发短信问我在不在家,还需要签署一个文件。没想到这个是她工作的申请表了,特内沙已经通过的面试,下周就可以上班了。她非常高兴。年轻的脸上挂满的笑意。她告诉我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高中男子学校做清洁工。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说她要和朋友们这个周末好好庆祝。她的家人也都很高兴,为她已经成年可以自己挣钱了而高兴。

我这个在中国长大,受了所有的完整教育的人发现自己已经内心有点嘀咕了,要是一个中国父母会怎么想。一定对自己孩子的第一个工作是清洁工不会那么兴奋。中国的教育中向来崇尚“劳心者治于人,劳力者治于人”。 对于体力工作有传统的意义的不懈。

我在澳洲生活了这么多年。深刻的体会就是澳洲人对职业的偏见没有中国人那么高,只要是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人就值得尊重,职业的高低贵贱是有分别, 但是绝对不像中国人那样绝对。

父母一般也不像中国父母那样逼着孩子读书,一定要读大学。不管孩子是不是有这个资质。反而澳洲的父母会比较坦然的接受孩子的差异性,如果不是读书的话也绝对不勉强。我的一个校长的儿子就是一个火车司机,他的校长爸爸和校长妈妈也是坦然的接受了,儿子一直就想做这个工作的想法,没有逼着他去一定考大学,继续深造。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往往也很纠结自己是不是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前途。自然是使尽全力让孩子可以得到好的教育,有“治人”的工作而非去早早的把自己的人生定位成体力工作者,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得不如此开始第一份职业,一定每天吃不下,睡不着,自己也觉得的没有面子。

我很感谢我可以有这样的机会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念,可以对我既有的价值观念有机会反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