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保山新增2处国家级抗战遗址

2020-09-04新闻11

近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国务院公布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在云南省入选的3处设施及遗址中,保山市入围2处,分别是施甸县抗日江防遗迹群和滇缅公路惠通桥。

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是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防守滇西怒江河谷,阻止日军进攻我国西南后方和日后渡江反攻的主要作战依托。防线北起今怒江州泸水县上江乡,南至保山市施甸县旧城乡,全长约200余公里。包括施甸县境内所属的惠通桥和腊勐渡、乌木渡、攀枝花渡、打黑渡等12个组群,目前尚存的阵地碉堡主要有17余座(处)。1942年5月初,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日军先头部队乘势侵入滇西国境,从畹町、芒市、龙陵沿滇缅公路一路东进,兵锋直指滇西重镇保山,大有一举踏平西南后方的气势。危急关头,怒江前线守军于5月5日日军前锋抵近之际,及时炸毁滇缅公路惠通桥,将进攻之敌阻隔于怒江西岸。之后,为了有效遏制日军的疯狂进攻态势,遂由当时驻防昆明的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率部紧急驰援保山,在全力击溃部分泅渡过江的日军后,乃以所属71军36、87、88师等部数万人沿江设防,组织当地民工抢修了大量的碉楼暗堡和战壕掩体等防御工事,使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坚固屏障,为确保西南大后方安全和日后组织滇西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尚存的这些作战设施和遗迹,为我们全面了解这条战略防线的形成发展及在整个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位于腊勐渡东岸施甸太平大蜂子窝的远征军碉堡

位于惠通桥东岸太平望江台的远征军碉堡

滇缅公路惠通桥,位于滇缅公路(中国段)六百公里处,是联接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民国二十五年,华侨梁金山先生慷慨捐资,将旧桥改建为新式柔型钢索大吊桥。吊桥全长二百零五米,跨径一百九十米,由十七根巨型德国钢缆飞架而成,最大负重七吨。1942年,日寇进犯滇西,为阻挡日寇进犯,守桥国军将桥梁炸断,将日寇阻挡于河对岸,为保证西南后方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军沿江布防,敌、我两军隔江对峙三年,日寇始终未能渡过怒江。1944年9月松山战役时,排长万云鹏发现一个日军烟嘴,上面刻有一首中文诗:“长驱一路怒江边,沿道三军戮五千。遗恨惠通桥爆破,移长蛇怒发冲天。”反映了日军56师团被堵在惠通桥西岸的沮丧心情。1944年5月滇西反攻开始,该桥又被修复,成为中国军队反攻的起点和战时物资运输枢纽,惠通桥在我国的滇西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终将永垂于历史。著名作家萧乾曾说“中国有千百条公路、数不清的桥梁,然而没有哪一条像滇缅公路,也没有一座像惠通桥那样足以载入史册”。

1944年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时抢修的惠通桥

近年重修后的惠通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中华儿女,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却融入各处抗战遗址之中。遗址不是普通的景观,有效保护好、忠实传承好、合理利用好,可以让历史历历在目,让精神代代相传。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观抗战遗址,可以真实了解抗战遗址背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清楚品味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深深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抗日战争#惠通桥#保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