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成都武侯区:真情帮扶 让援藏之花绽放川西高原

2020-09-04新闻14

武侯区援建项目——白玉黑山羊养殖繁育基地。

武侯区援藏队帮助当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武侯区援藏医生下乡开展义诊活动

真情帮扶,不因空间、时间而改变。自2012年对口帮扶甘孜州白玉县以来,成都市武侯区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全域结对帮扶,全力汇集各方力量,突出财力人力倾注,切实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工作优势,有力地助推白玉县经济发展、脱贫摘帽,让援藏之花绽放川西高原。

重统筹 着力构建立体帮扶“互联网”

武侯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全域参与的对口帮扶体系。

坚持党委主抓。两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切实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责任,形成互访、协商、定期分析等多项机制。9年来,两地主要负责人互访和实地考察19次,对帮扶工作推进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沟通。紧盯“一低三有”“一超六有”,高效配置帮扶资金,规划实施系列帮扶项目,为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实施科学规划。着眼白玉县发展实际、现实需求及对口帮扶目标任务,精细完成武侯区对口帮扶白玉县两个《五年规划》以及《武侯区对口帮扶白玉县规划项目推进实施意见》《武侯区对口帮扶白玉县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武侯-白玉基层党组织跨区域结对共建》等文件12个。建立年度项目清单制,加强目标责任分解,制定时间表,挂图推进,全程跟踪。坚持每月梳理,每季度督查,促进精准帮扶。

形成多层互联。全面对接白玉县的需求,广泛汇集武侯资源,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主体的多极多层次帮扶体系。建立“武侯-白玉党建跨区域结对帮扶”机制,13个街道党(工)委与白玉县17个乡(镇)党委开展党建结对,按照每个乡镇每年20万元的资金投入帮扶。按照区级机关部门“硬性帮”、街道社区“择优帮”、企业学校医院“自愿帮”原则,搭建了172对结对帮扶对子,并分别签订帮扶协议,实行双向互联互访,帮扶方切实从财力、智力、人力多方跟进,为对口帮扶工作汇集了广泛资源和强大合力。

强堡垒 着力锻造过硬一线“指挥部”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9年来,武侯区始终把建强党支部作为推动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党建示范引领作用。

建强前线指挥部。从2012年开始,援藏队便建立临时党支部,9年来,援藏队始终着眼于模范作用发挥,坚持严管与关爱并举、激励与约束并重,着力打造过硬战斗堡垒。严格执行党日制度等七项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每月一大课、每周“微党课”及谈心交心活动常态化,全面强化队伍思想建设。同时,建立健全《武侯区第五批援藏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重大事项报告》等8项规章制度,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广泛开展“有志而来,有为而归”“四比一献”攻坚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援藏队员扎根、服务、建设的信心和斗志。

培育脱贫主心骨。为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主心骨”和“桥头堡”的作用,武侯区始终抓住关键点,全力推行结对帮扶提升行动。以结对方式帮助贫困乡村持续抓好“五个一”工作,即:理清一个发展思路、健全一套运行机制、培养一支后备队伍、解决一批党建经费、轮训一批明白人。白玉县共派出乡(镇)党委书记60人次赴武侯区参观学习社区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等典型经验和先进工作模式;28名乡镇党委委员、村两委委员赴武侯街道、社区跟岗锻炼。经过努力,乡村两级党组织战斗力得到充分加强,以“支部+协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在贫困村逐渐形成。

激发脱贫原动力。内生动力不足是产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援藏队员特别是驻村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走到脱贫攻坚“前台”,坚持“扶志”和“扶智”、“送政策”和“授技能”相结合,依托走村入户、农牧民夜校、坝坝会等方式,见缝插针开展脱贫攻坚、“七五”普法、控辍保学等各类政策法规宣讲120余场次;先后投入75万元为12500余人次购买疾病意外险“扶贫保”,开展电商知识、摩托车维修、中餐等技能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农牧民群众640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人次,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贫困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推动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抓落实 着力打好全面提升“组合拳”

脱贫攻坚,重在抓好落实。9年来,武侯区始终把“党建促脱贫”贯穿对口帮扶全过程,持续推进“四大帮扶工程”。

推进产业振兴工程。9年来,先后投入5320万元,帮扶实施产业项目10余项:针对白玉县独特的黑山羊品种,打造了白玉黑山羊养殖繁育基地;在定布村、仲学村、扎盘村打造3处570亩的中藏药和藏菊种植基地;推动了具有特色的河坡特色民族手工艺一条街、普马风情村、阿察镇生态旅游帐篷城景区建设;在“5乡6村”积极布局集体经济,规模化种植150亩高原水蜜桃、车厘子、苹果、石榴等水果,打造“产业增收聚集区”。白玉县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热加乡盛地清泉农产品合作园区正加紧建设。通过几年发展,产业效益逐步显现,仅2019年就实现产值380余万元。

推进教育促进工程。明确“精准帮扶、整体跃升”教育扶贫思路,全力构建扶基强本、扶智强技、扶志强效“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累计投入教育援助资金7600余万元,全面实施“固基改薄”工程和校舍标准化建设;22所学校参与结对帮扶,72名教师赴白玉开展智力支教,开展双方师资互动交流820余人次,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提升,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分通过省级、国家级考核验收。

推进医疗提升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540万元,实施白玉县急救中心、藏医特色健康养身诊疗中心、县医院改造升级、“四大片区”中心卫生院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和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坚持师带徒、强学科、抓培训、抓巡诊“四管齐下”,培养医疗骨干130余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0余项;实施全县巡回医疗活动达60余次,发放免费药品价值35.8万元。帮助县妇计中心、疾控中心顺利实现“二乙”医院创建评审。

推进全域结对工程。9年来,两地机关部门、街道社区、学校医院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结对170余对,结对方深入白玉开展帮扶活动达350余场次,捐赠农机、医药、学习用具等各类物资折合金额达3200余万元。

#贫困村#扶贫#白玉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