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首家“以废换绿爱心公益林”在黄城根遗址公园揭牌落成,园内885株树木被东城区景山街道、灯市口小学、国家文物局等14家单位认养。记者了解到,认养单位通过设置“绿色银行”等方式,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废旧纸张、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兑换成绿化款,用于林木绿地的精细化管护,实现“以废换绿”。(9月3日《北京青年报》)
认养林木,相信大家不陌生,它是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好举措,现在在很多城市方兴未艾。而“以废换绿”,则是对认养林木活动的再升华。通过“绿色银行”等方式,把废纸、塑料瓶等垃圾有效利用起来,既环保又节约,还为林木绿地的精细化管护提供了资金,可谓一举三得。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废换绿”理念是由北京灯市口小学最先倡导,继而被其它单位认可和推行开来的。据悉,该校每个班级内部都设置了“绿色银行”,实际上是一个收集可回收物的大箱子,学生们把废旧纸张、书本、塑料瓶等放到里面,定期由学校统一回收,兑换成资金并捐赠给北京绿化基金会,用于林木绿地的精细管护。同时,学生在家里也设置了“绿色银行”,通过“以废换绿”的方式认养林木绿地。
好的做法,往往会产生蝴蝶效应,释放出更大能量,“以废换绿”便是如此。尤其是小学生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意义更加深远,既可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又能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是课堂以外的实践性教育,同样是一种珍贵收获。
“以废换绿”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启发。其实,变废为宝,“以废换绿”,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有公益心,有恒心,就一定能做到和做好。据报道,上海曾有一个叫顾宵雨的中学生,坚持多年靠一己之力变卖废品,换钱为广西贫穷地区某小学买书、筹建图书馆。这位同学说:“为边远山区筹建一所图书馆并不难,难的是定期为这个图书馆更新书籍;通过父母的力量为图书馆更新书籍不难,难的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做到。”
我想,小学生“以废换绿”不也这样吗?认养树木也许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积攒废旧纸张、塑料瓶等可回收物,用其兑换兑换成绿化款,用于林木绿地的精细化管护,实现“变废为宝”“以废换绿”。实际上,这也是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一种贡献。
文/万阕歌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