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回国后都怎么样了?

2020-09-03新闻11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为实现富国强兵,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廷向国外输送了大批留学生,学习先进,那么后来这些留学生回国后都怎么样了?

容闳——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说起容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美的人,毕业于美国的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容闳一生之中做出了两件足以载入史册的事情,第一件是创立了中国最早也是最完整的机器厂,将中国带入工业化的进程;第二件就是提议和组织了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清廷派遣留学生由此肇始。

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的诞生

▲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合影

在1872年8月11日,清政府的批准下,陈兰彬、容闳率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开始留学生涯。

在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留美幼童”有:邝咏钟、 方伯梁、邝贤俦、薛有福、邝景扬、邓士聪、杨兆楠等人。

在哈佛大学档案馆,我们查到了中国“留美幼童”丁崇吉的入学登记卡。

3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唐绍仪、周寿臣、吴仰曾。

5位“留美幼童”进入了纽约州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吴应科、吴敬荣、苏锐钊、罗国瑞、潘铭钟。

总共出去了三批,问题是后来因为朝廷担心全盘西化,慈禧遽然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

容揆和谭耀勋是抗拒“召回”,在大批幼童回国后,留在美国完 成耶鲁大学学业的。李恩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后,重新回到美国, 读完了耶鲁。

清朝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的规划中,就设想了留学生回国后的就业问题。1871年9月,曾国藩、李鸿章写给朝廷的奏折中说:“(留美学生)计回华之日……正可及时报效……可冀成有用之材。”

并且,在拟订的《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第三条中明确写道:“十五年后,每年回华三十名,由驻洋委员胪列各人所长,听候派用,分别奏赏顶戴、官阶、差事。”

虽然这批留美学生后来都没有学满十五年,但可见政府对于官派留学生回国的就业是做好了计划的,而且都是进入公务员序列,此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晚清形成了官派留学生回国进入官场的模式。

回国后报效国家 人才辈出

这一百二十个孩子中,后来有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广东珠海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值得一提的是,他卸任总理后,竟又出任广东中山县县长。落差之大实实属罕见。

▲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

1872年第一批去美国的30名留学生中,包括了梁敦彦、詹天佑。梁敦彦后曾任袁世凯政权外务大臣,詹天佑更是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贡献巨大,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

其中,也有后来成了清末民初外交家、教育家,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唐国安,1858年10月27日出生,。早年留学美国,肄业于耶鲁大学法律系。曾任上海约翰书院(即后来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教席,上海《南方报》编辑、主笔。后入清政府外务部为司员、候补主事、主事。两次出任国际禁烟会议中国代表团代表。参与“庚款留美”事业的筹划,历任外交部、学部属“游美学务处”会办,清华学堂副监督、监督,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是清末民初留美教育事业主要兴办人之一。

▲唐国安——外交家、教育家,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

同时,清政府还派留学生到欧洲诸国学习军事科学技术。1877年至1897年,清政府先后派遣了八十多名学生留学欧洲,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先后进入了军队,如晚清北洋舰队的主要将领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林永升等都是留欧学生。他们因是特别引进人才,无须参加常规的“留学生考试”直接成了官员。

▲《甲午大海战》邓世昌(陆毅饰)

清政府鼓励留学阶段

清朝晚期急需懂外语的外交人员,于是鼓励学生到外国留学,并且,还系统地为留学生设计了就业规划。1901年清政府发出的变法诏令中,张之洞等人提出“变法”三折,其中就有一条:奖励留学。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鼓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视留学生学习情况给以奖励,以在日本留学生为例:

在普通中学堂5年毕业得优秀文凭者,给拔贡出身,分别录用;在日本文部省直辖高等各学堂暨程度相等之各项实业学堂3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举人出身,分别录用;在大学堂专学某一科或数科毕业后,给进士出身,分别录用;在日本国家大学堂毕业者,给翰林出身。

这一奖励办法公布,刺激了晚清留学热潮。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出国留学便成了入仕途、博前程的最佳途径,留学生如过江之鲫。

1908年之后,清朝的海陆军队中很多都是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他们被清朝皇族收纳重用。而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主要骨干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等也都曾是留日学生。

留日学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蒋百里。1901年,蒋百里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他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毕业,而且得了当期毕业生第一名,获得日本天皇的赐刀,这让日本军界耿耿于怀。

留学生参加革命 推翻清廷

早期的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检视其主要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都是留学生,黄兴是东京宏文学院的,宋教仁、胡汉民是东京法政大学的,陈其美是东京警监学校的,蔡锷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连鲁迅这样与政治毫不相干的医科生都加入了光复会。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公派留学生,路费、学费、生活费全部由清廷支出,以1907年为例,仅生活费一项,清廷就要为这些留学生支出十余万两白银。

这些公派留学生花着清廷大把的公帑,既不想着怎么报答清廷的“恩情”,也不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好好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却整天专想着革清朝的命,以致于想专心学习的留学生不得不远离东京这个“造反中心”,去其他地方念书。

以黄兴为例,清廷本是派他去日本学师范的,结果还不到一年,就弃文从武搞革命了。蔡锷本是去学商业的,结果又是一年不到,就肄业去读陆军士官学校了,要暴力推翻清廷。

留学生有多少人参与革命?

据当时国内舆论的估计,在日的留学生加入同盟会的至少有十分之一。梁启超的说法是“万余留学生从之者过半”。后来孙先生则回忆:“从前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所得的会员不过是一万名学生”,这里的学生当然是指在日的留学生。最可笑的,清廷通过考试从留学生中选拔的官员中,参加了同盟会的也有49人,《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更是夸张的表示,这些留日学生无一不是造反派。

清廷派遣留学生的政策不仅未能挽救统治危机,为大清王朝续命,还培养了一支推翻其统治的生力军,这是相当滑稽的。

留学生为什么要革大清的命?

天下并没有天生的造反者,这些留学生派出去的时候大概是无一不想着学成归来报效朝廷,然而一旦见识了外面的世界,情势就不一样了。

据亲历者的回忆,他们一来到外国,立马就感受到什么是“天壤之别”。外国的“政治之善,学校之备、风俗之美、人心之一”,都是清朝无法企及的。

?凡事最怕比较,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在鲁迅等人组织的绍兴同乡恳亲会发出的公函中就有这样的语句:

身从黯云苦雾中来,而忽睹天地重清,河山有主,顾瞻风光, 非我国土,则爱国爱乡之心不觉怅然其盆涌。

看到没,刚一出国,故土就是“黯云苦雾”了,来到了外国,觉得天地都“重清”了。

然而觉得大清不行是否就一定会造反呢?也不一定,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清朝再不行也是他们的故土,外国再“善”再“美”也是异国,何况他们花的还都是清朝给的银子。

关键还是清廷的表现让他们看不到任何改良的希望。

1903年,俄国撕毁中俄《东三省交收条约》,提出7项无理要求,全国哗然,纷纷反对,拒俄运动爆发,清廷不外争国权而只知对内镇压,这是留学生离心离德的起点,黄兴等人就是这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6年,清廷颁布《仿行立宪上谕》,新政推行了五年终于要“仿行立宪”,仔细一看,居然还只是预备立宪,且不知要预备到何时。

1908年,众人翘首期盼的二十三条《钦定宪法大纲》终于出台,君上大权14条基本照搬了《明治宪法》,而且还有所扩大,臣民权利义务却较《明治宪法》大大减省,还放在了附录里。

至此,留学生群体基本已不对清廷抱有希望,在日的保皇党都开始大量加入同盟会了。徐锡麟解释为何要恩将仇报刺杀恩铭时的一段话就部分揭示了当时留学生的心态:

“恩铭厚我,系属个人私恩;我杀恩铭,乃是排满公理!”

造反已成为留学生心中的公理了。

对这一情势变化,梁启超先生有段话可谓一语中的: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评价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本意,是希望这些少年师夷长技以自强,给大清注入新的血液,将古老的中国慢慢改革成现代化国家,不再受列强欺辱,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这些留学生很多都参加了革命,成了清帝国的掘墓人。

在笔者看来,这些留学生参加了革命也好,报效清廷,投身到国家建设中也罢,无一不是为了振兴国家,救亡图存,对中国的发展进程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

写在最后,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留学生,他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1895年,他在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他就是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刘步蟾

时至今日,这些100多年前的公派留学生的记忆已经离我们远去,留学已经变得不再罕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