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晚清时代一位奇葩的封疆大吏。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是大清国的两广总督。
这位帝国的总督大人,在广州被英法联军俘虏后,开启了一段滑稽、可怜、愚昧、迂腐、可悲、可叹的人生经历。
俘获之后,英国人并没有虐待他,还抬着轿子把他押走,给足了这位总督大人的面子。
可是,为什么他最终却饿死了,而且还是死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牢房里?
马克思称这位大清帝国的官员“彬彬有礼”
二
1856年10月,英国人借口“亚罗”号商船事件,开始炮轰广州。
下面简单说说“亚罗”号商船事件。
1856年10月初,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黄埔港,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是香港华人方亚明。为防备清朝官府无力剿灭海盗,该船此前曾向港英殖民地当局登记(登记证已过期)。
10月8日早晨8时许,4名中国官佐和60名兵丁登上该船,试图搜寻一名恶贯满盈的海盗,随即有12名华人船员被拘拿,据说该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也在混乱中被扯下。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立即出面,强烈抗议清朝官兵侮辱英国国旗,且不经英国领事的许可而拘捕船员。英方宣称,大清国应立即释放全部12名水手,并在48小时内由两广总督出具一份书面道歉。
两广总督叶名琛极力否认当时船上悬有任何国旗,并质问该领事:
“这是中国巡捕办案,拘拿的是中国人,查的是中国人的船,船停的位置也在中国的港口,英国人凭什么干涉?”
实际上,叶名琛并不知道,"亚罗"号的登记证也早已过期,要不然他肯定还会加上这一条。
巴夏礼对叶名琛的答复表示不满,且态度蛮横,立即下令扣押一艘中国船作为赔偿要挟。
双方僵持多日,叶名琛终于做出了让步,下令于22日放回了12名船员,但十分明确地拒绝道歉。
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就此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几天以后,英军攻入广州内城,因为英国远征军准备不足,再加上广州地方政府训练的乡勇积极抗击,英军退守虎门等待援军。
这一次小小的“胜利”迷惑到了很多人,中毒最深的就是本文的主角——两广总督叶名琛。
因为胜利来之不易。
两广总督叶名琛
1856年的广州,甚至整个两广地区,根本就没有什么清廷正规军,因为都调去北边对抗太平天国了。
也正是为此,前任两广总督徐广缙调至南京剿匪,这才有了叶名琛的补缺升迁。当然,广东的清军调去剿匪,粮饷自然也被调走了。
广州的现状是:无兵可守、无钱可用。
无论如何,这次的广州军民,在总督叶名琛的指挥下,也算是打退了咄咄逼人的英国军队。
但是,此后的事态发展却并不美好。
三
叶名琛将胜利的消息上报朝廷,非但没有得到咸丰皇帝的嘉奖,反倒招致一顿训斥。
朝廷申斥他不应该轻启战端,而是应该与洋人谈判。
可是洋人的强硬态度,根本就谈不到一块儿去,再说了,皇帝也没有给他那么大的权限。
因为,洋人要的是通商。
洋人的意思是:我要做买卖,甭管是买卖鸦片还是军火,首先你要把贸易口岸的市场平台建立起来,我要赚你的银子。另外再把港岛那个地盘帮我搞大一些,太小了不够用。不算是割地,就是租给我用几年,等我们找到更好的地方后,就还给你清政府。
对洋人,天朝是避之唯恐不及的。1842年的《南京条约》,已经打开了5个通商口岸,再开放就天下大乱了。所以,朝廷是不希望放洋人进天朝的,随意进出更是不可以。割地就更是给列祖列宗丢脸了。
国与国的争端最终无法解决的时候,只能凭借枪炮说话。虽然野蛮粗暴,但也是最简单高效的。
在珠江上向清军开火的英军10英寸口径大炮
四
英国人的援军绕了半个地球,终于还是来了。法国人也借口“马神甫被杀事件”参与侵华,赶来协同英军。
1857年(咸丰七年)12月29日,在英法联军的悍然炮轰下,广州第二次沦陷。
沦陷的原因很简单,两广总督手里无人、无钱、无武器。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叶名琛曾在两广地区大开杀戒,数万“嫌疑犯”遭到斩首,有“矫枉过正”之嫌,因此尽失民心。这便导致广州地方衙门无法组织军民进行有效抵抗,民间力量也只是散兵游勇、不成建制,对抗洋人简直就是螳臂当车。
朝廷配给的武器装备全是冷兵器,遇到洋人的热炮和火枪,立即就完蛋了。
英国人说:
“清军的装备极为简陋,八旗兵们都拿着弓箭,相距明火枪两个射程的距离跟我们交战……”( 《伦敦新闻画报》)
广州的兵将打不过洋人,谈判也欠缺水平,或者说英国人早已关闭了谈判的可能性。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仅以阵亡15人的代价,宣告了广州城的沦陷。图为联军士兵带着劫掠的财物返回驻地
大清国“九大总督”之一的叶名琛,连一次和谈的机会也没有。
吃了败仗,丢了广州城,他并没有畏罪自杀。
他甚至也不逃跑,继续呆在广州城内。
他想干嘛?
原来,在已经沦陷的广州城里,叶名琛居然跟英法联军玩起了“躲猫猫”。
破城后的英法联军,开始了全城大搜捕。
联军逐一搜查各个衙门,特别是衙门的金库,把能抬走的钱财和物资全部搬走。
几天以后(1858年1月5日),当搜查到左副都统署时,发现了不肯逃亡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同时被捕的还有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纳。
叶名琛被抓捕(原载《伦敦新闻画报》)
虽然束手就擒,但叶名琛的举止却依然从容、端庄。
临行前,叶名琛还提出要自备大米、银两、书籍若干,穿着朝服,戴上朝冠,选带仆役,摆出一副自己是被邀请赴外考察的天朝大官的做派。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个即将成为阶下囚的人,居然还提出要坐轿前往牢房。(此处是重点。)
英国人倒也开明,居然同意了叶名琛的请求,派轿将他抬上了英国军舰“无畏”号。
之所以优待叶名琛,是因为英国人觉得他此时还有利用价值。叶毕竟是中国的两广总督、封疆大吏,善待他或许还能在与大清国的谈判中获得一些筹码。
可是没想到的是,清朝的咸丰皇帝很快就发布了诏令,直接撤销了叶名琛的所有职务,重新委任两广总督,而且公布了叶名琛引起“友邦惊诧”的罪状。
这等于是彻底放弃了叶名琛,让他当了替罪羊。
清廷把叶名琛“甩包”之后,英国人明白叶名琛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于是将他关押在军舰上48天之后,“无畏”号于2月23日驶离香港,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
起初,叶名琛还在军舰上写诗自况,以苏武自比,坚守民族气节,只吃自己从国内携带的食物,并臆想自己能够见到英国的君主,并与其“当面理论”。
后来,当他得知自己觐见英国君主无望后,终于绝食而死。
以上就是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后发生的、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现象”。
英国人抬着轿子把叶名琛押解到军舰上
五
清廷彻底放弃叶名琛后,不断对他泼脏水,还指派文人对其盖棺论定,将他写得十分不堪,让他得了一个“六不总督”的称谓。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世人对叶名琛的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引用马克思对叶名琛的评论。
马克思是十分同情叶名琛的。
1857年1月23日,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了《英中冲突》一文,详细解读了“亚罗”号被扣事件(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全过程),他说道:
“在全部事件过程中,错误在英国人方面。”
在西方舆论对叶名琛的一片谴责声中(另外还有清廷的唾弃),只有马克思赞扬了叶名琛。马克思说:
“确实,这个中国人如此令人信服地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
另外,马克思还在当年4月10日发表的《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这一篇社论中提到:
“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任何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
马克思还说,面对英国人的蛮横无理:
“中国官吏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
马克思的观点是中立的,他的资料来源于当时欧洲各国媒体的报道。对叶名琛的悲惨遭遇,马克思表示难以理解。
广东巡抚柏贵等人向英法联军投降
广州城沦陷时,巡抚柏贵等人投降了。为了恢复广州的秩序,英法联军成立英法总局。1月9日,柏贵复职广东巡抚,与英法总局共同治理广州,却没有实权。这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上图中身着清朝官服与洋人理论者为柏贵,他身后站立的高个子为广州将军穆克德纳。柏贵内遭朝廷与军民诟病,外遭洋人压制,于1859年病死在广州。
与柏贵等人相比,叶名琛也算是具有了一些“民族气节”。
六
实际上,叶名琛还是有一定才干的,但是在当时的世界历史环境和中国的官场体制中,注定了他的悲剧一定会上演。
叶名琛,字昆山,湖北汉阳人。当初很多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天才。至少在前后两次鸦片战争的空隙,由于外国势力并没有大军压境,得以让他展现出一些政治才能。
来看看他的简历:
26岁(1835年),中进士,
38岁(1848年),做广东巡抚,
43岁(1852年),擢升为两广总督,
46岁时(1855年)便已经官居极品,被封为一等男爵。
叶名琛在广东主政的早期,由于治理有方,广东地方的财政非常宽裕,源源不断地向朝廷输送了数以千万两白银的军饷,因此深得咸丰帝的宠幸。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人虽然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在具体实施阶段,双方仍有很多分歧,这期间英国人多次要求修改商约,并要求履行入居广州的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均被叶名琛拒绝。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1853~1856年),英法两国无暇东顾,对清政府腾不出手来实施打击,因此叶名琛的政策起了作用,表面上看,是因为他“长袖善舞”,这才得以拒洋人于千里之外。
所以,从那时开始,叶名琛声名鹊起。
英国报纸曾经大幅报道叶名琛
不知道世界形势的咸丰等人,还以为是叶名琛善于与洋人周旋,并且治理有方,所以外人不敢出兵作乱。
久而久之,叶名琛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中外交涉的事,他一概不与洋人谈,或者敷衍塞责(其实就是拖),喜欢说空话大话,对自己极为自信,也不跟其他人商量,非常自负。
也正是因为英法等国暂时没有冒犯,驻扎在广州的大批清军北上“剿匪”,被派去攻打太平天国的起义军。
在“亚罗”号事件中,他一再退让,最后全部释放英方要求的人员,除了官方正式道歉之外,其他一概做到。即便这样,还是不能挡住英国人的坚船利炮。
其实,马克思那几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叶名琛说好话,而是为了揭露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侵略野心、以及企图殖民他国的惯用伎俩。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中国总督叶名琛的表现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并且为了照顾大局一再让步。
而反观英国人的蛮横无理,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多少年后,当我们从马克思的著作中读到对叶名琛的评价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多数人认定叶名琛是清朝末年的一个昏官,但很多证据也指向了一个事实:这是一个由清政府和英法势力联手捏造的百年冤案。
广州沦陷期间,民间自发组织抵抗侵略者的行动,许多乡间田头都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七
叶名琛被俘后,英国军舰把他带到了印度港口——加尔各答。
1858年3月15日,叶名琛穿着整齐的清朝官服,走上甲板,一边向人们鞠躬致意,一边仪表堂堂地走上接他登岸的驳船中。
上岸后,叶名琛被囚禁在威廉炮台,后搬至托里贡的住宅。在加尔各答的一年多里,叶名琛十分关心时事新闻,他每天早晨起床后,便迫不及待地等候当地《加尔各答英国人报》的到来,让翻译读给他听,每当有清朝败况时,他就击节叹息,如果是中国获胜,则喜形于色。
这期间,他写了一首怀念广州镇海楼的诗。诗中写道:
镇海楼头月色寒,将星翻作客星单。
纵云一范军中有,怎奈诸君壁上看。
向戎何必求免死,苏卿无恙劝加餐。
任他日把丹青绘,恨态愁容下笔难。
诗中典故提到的几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民族气节的名人。
“一范”指的是北宋的范仲淹,他曾经带兵击退西夏进攻,另有《岳阳楼记》传世,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名闻遐迩。
向戎是春秋时期的宋国大夫,他发动“弭兵运动”,曾亲自劝说晋、楚、齐等13国在宋国都城举行和平会谈,此后列国间十多年不再发生战争。
“苏卿”即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十九年持节不屈,后被放回汉朝。
叶名琛自比范仲淹、向戎、苏武,是把自己被俘的经历当成是可以觐见英国君主的契机。后来,叶名琛对随行仆人说明了这层意思:
“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
后来,他得知觐见英国君王无望后,决定绝食,并最终身亡。
“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原期始终其事,不意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我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
他究竟还是“不食周粟”,饿死在了印度的英国黑牢中。英国人其实并未虐待他,所以严格说起来,这还不算是“黑牢”。
他的死,关键还是因为遭到满清朝廷的彻底抛弃。
所以,叶名琛的悲剧,并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
从林则徐、关天培,到叶名琛、僧格林沁,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这一系列历史进程中,滚滚运转着的,是不可逆转的世界发展潮流。
叶名琛不是一个投降者,但也绝对不是一个英勇抗敌的大英雄,在很大程度上说,他是满清朝政的忠实履行者。
可惜他所服务的咸丰皇帝,却是一位沉迷酒色、有雄心而无格局、有血气而无才干的君王,在这种人的手下做事,做什么都是别扭的,怎么做都是矛盾的。
他的遭遇是当时清朝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
他至死也没有明白,清王朝屡战屡败,国家受欺凌、大臣受侮辱的原因所在,实在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