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打造“产业发展+消费扶贫”双效模式?且看贵州答案

2020-09-03新闻5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张文莉)9月2日,在央企消费扶贫暨网络直播带货扶贫高峰论坛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在论坛致辞中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5%,57个县摘帽退出,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连续四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被国家评为第一方阵,书写了中国减贫的贵州篇章,是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

这与贵州将打造产业发展和开展消费扶贫进行有机结合密不可分。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产品供给能力。

明确12位省领导牵头主抓12个特色优势产业。抓出了贵州茶叶、蓝莓、李子、刺梨种植规模全国第一,辣椒产加销规模全国第一,猕猴桃、火龙果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蔬菜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为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提供了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供给”。

建强基础支撑体系,畅通黔货出山“最后一公里”。

全省实现所有30户以上的村民组通硬化路,连通县县高速,可畅达全国,为黔货出山、出省夯实了基础。建设“一码贵州”等平台,将电商终端延伸到农村,打通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通道。让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庄户人变“新店家”。

大力开拓“三大市场”,推动黔货出山消费“泉涌”。

坚持政府鼓励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三大销售主力作用,畅通销售体系,优化产销对接,巩固扩大省内及周边市场,大力开拓东部市场,扎实推进“黔货出山进军营”,让黔货出山风行天下。截至8月底,贵州农产品销售260余亿元、460余万吨,扶贫产品销售额76亿元,惠及83个县(区)110余万贫困人口。

丰富的黔货堆满了展台

注重利益联结,确保贫困户增收致富。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压实企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贫主体的责任,通过资产入股、反租倒包、订单生产、劳动务工等方式,让贫困户在种养、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中获得稳定收益。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全省带动建档立卡农户近150万户、580万人增收。

不仅如此,贵州还以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为契机,加大扶贫产品认证力度,大力推进“三专一平台”和“一码贵州”建设,为社会各界购买贵州扶贫产品、参与消费扶贫行动提供便利条件。

结合“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纵深推进消费扶贫,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三个销售主力,建立稳定供销关系,优选特色品种,拓展省内、东部、黔货出山进军营三大市场,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三化水平。强化消费扶贫带贫机制建设,让消费扶贫的政策红利、市场红利真正落到扶贫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脱贫上,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营造消费扶贫良好氛围,加大扶贫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让消费扶贫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消费扶贫热潮。

主创:张文莉

一审:董瑶陈嘉新

二审:张玥邵梦洋

三审:袁小娟谭莉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