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中的大暑,是整个夏天气温最高的时段。古时候,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没空调、没电扇,连电都没有,那个时候的皇帝是怎么过暑伏的呢?
清代第一个明确指出北京暑热难耐的是谁?应该是摄政王多尔衮,根据《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顺治七年七月,多尔衮在摄政王谕中说:
“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咸。春秋冬三季尤可居之,至于夏月,溽暑难堪。”
说的是北京城定都时间很长了,地也不怎么干净,水质跟南方比起来确实不是特别好。春天、秋天、冬天这三个季节住在北京还可以,入夏之后“溽暑”是闷热的意思,“难堪”就是难以忍受。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必须迁出北京去避暑,史料中记载:
“稽之辽、金、元曾于边外上都等城为夏日避暑之地……今拟止建小城一座,以便往来避暑。”
北京在辽代叫南京,金代叫中都,元朝叫大都,这几个朝代都有其他的都城,一到夏天往北去避暑。最好在北京城外往北,再建一个小城池,以供皇家夏天去避暑。
这座避暑小城并没有竣工,便由于多尔衮的病死,被后来的顺治皇帝下令停止建设,但是他提出出北京避暑的建议,确实是一个好主意。而这座避暑小城,最终也被扩建为喀喇河屯行宫。
喀喇河屯行宫是清朝在塞外建造的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宫院。在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西北,是著名的样式雷(皇家建筑的总设计师)第二代传人雷金玉设计的小城。现在都说承德避暑山庄有名,但殊不知,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喀喇河屯行宫,也是当时清朝最早的一个避暑行宫。
从康熙年间开始,历代皇帝大多都是到北京城外去避暑。如康熙朝早期,大多在紫禁城周围去避暑,当时档案有记载,虽说不出北京城,可用现代话说是亲水的地方。因为水面广阔,临水而居,气温确实比在街巷胡同里低一些。
当时皇家档案当中就有记载 “移驻瀛台避暑”、“上以天时炎热,恭请太皇太后皇太后避暑。太皇太后移驻五龙亭、皇太后移驻紫光阁。”等等。后来逐渐开始在北京城外修建园林,甚至更远的承德避暑山庄、古北口区这些地方去避暑。
离开北京城避暑可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康熙皇帝曾经多次在夏天去北京城外避暑,比如在康熙朱批的奏折里曾经就有“夏季天热,懒于行走,朕于畅春园七十日,暑天不觉已过。”的记载。
畅春园在现在的海淀区圆明园南面,北京大学西面,1684年起建,建成之后,康熙皇帝每年大概有半年的时间都住在畅春园,康熙61年在畅春园清溪书屋驾崩。1860年英法联军把这里烧毁了,现在是北大教工宿舍区。
朱批中还有一句说:“因朕在口外,未觉夏暑,气色甚好,勿为朕忧。”“口外”指的是长城以北地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北部的张家口、承德。现在大多指的是古北口。古北水镇是北京人消夏避暑的好去处,殊不知当年康熙皇帝也在那里避暑。
乾隆皇帝虽然曾经说过“宫中固不畏郁蒸”,“畏”是忧愁、担忧的意思,“郁蒸”是暑气蒸人,但是他也在御制诗里留下了“都城烟火,紫禁围红墙。固皆足致炎,未若园居良。”的诗句。紫禁城里再怎么住,虽说方便,也不如到郊区的园林里住着舒坦。这首诗表达了乾隆皇帝的心境,夏天我也想出去避暑。
雍正帝可以说是在北京城里过夏天的日子最长的。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驾崩,在《清世宗实录》里写到“朕持服二十七日后,应居乾清宫。”雍正的爸爸康熙皇帝死了,穿孝袍守孝27天之后,应该替代我父亲住在乾清宫,但雍正皇帝最后没住乾清宫,而是住在养心殿,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变化,雍正皇帝的解释是:
“朕思乾清宫乃皇考六十余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实不忍。朕意欲居于月华门外养心殿,著将殿内略为葺理,务令素朴。朕居养心殿内,守孝二十七月,以尽朕心。”
说的是我爸在乾清宫住了60多年,我如果继续住在这实在是不忍心。所以我打算搬到养心殿,简单装饰一下,在养心殿守孝27个月。
这27个月里要经历两个夏天,实在是不好过怎么办?雍正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内务府档案中也有记载,他让内务府郎中保德督造小风扇,原文说的是:
“于五月二十九日做得楠木架铁信风扇一架,上安小羽扇六把。郎中保德呈进讫。奉旨:再做一份,架子矮着些,安大些的羽扇。”
简而言之这东西什么样呢?底下一个座,中间一个轴,旁边有一个摇把,轴上安6把小羽扇,相当于一个小风扇,跟现在的电扇原理一样,只不过是人力驱动。
“奉旨:尔等做的风扇甚好,朕想人在屋内推扇,天气暑热,气味不好。不如将后檐墙拆开,绳子从床下透出墙外转动做一架,照墙洞大小做木板一块,以备天冷堵塞。”
皇帝夸你们做的风扇不错,但得有奴才在这摇扇子,人多潮热,屋子里的味道不好闻。这里写到了“后檐墙拆开”,中国的古建筑有一个特点叫“墙倒屋不塌”,屋子主要的支架是梁和柱,墙可以拆掉,屋子还能完好无损。在墙外用人力转扇子,但是要弄块木板,天冷的时候,为了防寒拿板子挡上,所以那个时候的皇帝还是比较会享受的。
皇帝不仅自己出北京避暑,同样对于手下大臣们也是比较关心的。比如雍正元年6月有一个即将赴任河间副将的薛凤翼,入宫跟皇帝辞别,雍正帝赏他避暑丹10锭、裕暑丹10锭、裕暑手伽素珠一挂,这里有吃的、有挂的,而且亲切的嘱咐道:
“所赐裕暑丹,早起磨水涂鼻孔内,不怕暑气。素珠带手上,日间常闻,你看,朕手现带着。”
现在天热怕中暑,将清凉油抹到鼻子下,一闻确实提神醒脑,能够防暑,裕暑丹也是同样的道理,香料做的手串时常在鼻子底下闻闻也能够去暑。包括乾隆帝,更是考虑到京师老百姓的情况,当时也下令“著赏发内帑银一万两分给九门,每门各一千两,正阳门二千两。预备冰水药物,以防病暍。”
以防中暑,那个时候各个城门会有一个大桶,里边是熬的去暑的汤药,跟现在凉茶的性质差不多,老百姓到这都可以免费喝。更有意思的是,大桶后面挂有布帘,上面写着4个大字“皇恩浩荡”,就是告诉你皇上掏钱请你们避暑的汤药,为了怕你们中暑,可以看出那个时候夏天其实也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