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医如何养心?

2020-09-03新闻18

最近持续高温,感觉身体不适的人也多了!其中有不少中年女士就医时,自诉心悸不安,头晕胸闷,耳鸣肢麻,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汗出濡衣,情绪低沉。体格检查大多没有多少异常,也有的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近来症状加重,血压、血糖都有些不稳定。还有的就诊者有阵发性心动过速、早搏等。

上述这些症状,在排除其它严重疾病后,常被归类到更年期问题或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这些病,按理说与高温天气关系不是很大。但这些问题,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就顺理成章了!

中医五行学说将夏季归属于火。心主血脉。心脏生理特性是推动血液运行,有“动力”特点。汽车“点火”才能运行。如果一个人心脏停止工作,也就“熄火”了。因此,心属“火”,“心通于夏气”,人的心脏功能与夏季相应,夏要养心。中医还认为,汗血同源,有“汗为心之液”。炎炎夏日,汗出过多,耗伤心液,进而导致心气不足,出现一系列心神失养的表现。如果在夏日里适当喝点“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3味药),对益气养阴养心安神很有益处。

其实,中医养心理论是其养生保健最为重要的内容。养生的核心 之一是养心。心主血,还主神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被称之为“君主之官”。《黄帝内经》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因此,养生之要,养心为上。如何养心?除了药物之外,《黄帝内经》还有许多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下不相慕

高下者,身居高位和普通百姓之谓也!现在也引申谓富人和穷人、社会地位高的和社会地位低的、成就大的和成就小的等等。慕是羡慕,向往。不相慕,就是不羡慕。

无论在高位,还是在下位,都互相不羡慕,不羡慕对方。每个人的职位不同,社会身份不同,是因为所擅长的不同。有的人适合做领导者,有的人擅于经商办企业,有的人做了科学家,有的人适合做专门的技术工作,有的人做了工人、农民,这只是个人禀赋、天时地利、人情世故、制度设计等综合因素导致的社会分工差异。

怎么才能做到高下不相慕呢?在高位上的,不羡慕位置低的,这个好理解。在低位的,不羡慕高位的,这就不太好理解了。其实,人们重要的追求快乐生活。羡慕嫉妒则生恨,就会成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对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有一种流行很久的“心灵鸡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做什么,也许对你而言,都是最合适的!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形,也许就会生出某种不测来!命运往往就是如此!

二、心安而不惧

心安者,心有所主、宁静平和之谓也!心能安则自在逍遥,不受外界烦扰,也就没有什么可惧怕的。如何才能心安不惧呢?

求得心安,无非两端,一是养德,二是正心!这是人生的哲学,是生活的姿态,是灵魂的完美。养德,就是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即所谓知足知止 ,方可保全。不知足,岂能心安?综观人间悲剧,大多源于当事者不知足、不知止,于是,就生出许多祸端来!

心安需要正其心。正其心,则心自明,则了然于万事万物。正其心,需要我们行事说话,都要端正心态,不得过分偏倚。万事要做得心底踏实。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万事求一个无愧我心,自然心安无惧。

奉公守法也是正心之要。一个人,如果做下违法乱纪之事,也就难以心安了!君不见那些贪赃枉法、舞弊徇私、杀人越货、贩毒走私、坑蒙拐骗、偷鸡摸狗、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之徒,哪一个能够心安?哪一个不是惶惶不可终日?得善终者又有几何?

三、志闲而少欲

“志闲而少欲”,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志闲者,心志安闲也!少欲者,没有贪欲也!

曾经的辉煌也好,惨痛也罢,都已经成为过去,都应该彻底放下!今天的日子,穷也好,富也罢;贵也好,贱也罢;苦也好,乐也罢……都应该冷静平淡的面对。因为,每个人过的都是自己的日子!

需要弄清的一个真理是:在你身上发生的哪怕天大的事情,在别人的眼里也许只是一句祝贺或者安慰而已!同样,别人家发生的所有大事小事,对你而言,也许都不算什么事!

对于今天的生活,所有的抱怨、不满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人不是为烦恼而活着,而是为快乐而活着!至于未来,你可以为了明天活得开心而努力,前提是不要为追求明天的“幸福”而让今天活得太苦太累!

人生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以及对各种功名与物质的需求。少欲,并不是要求你无欲,而是要做到提放自如,把欲望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畴之内。志闲而少欲,养心养德!背负太多欲望的行囊,走着走着就累了,累得心身布满伤痕,甚或做出有悖公德之事。

欲望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你把控得越好,生活越安详!培说得好:“灵魂最自由的人,就是那种一举挣断锁链的人。”惟有舍弃淫逸侈靡,安于恬惔沉静,才能领会人生的真意。赵朴初先生曾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就是告诫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宁静平和,抵达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努力控制欲望以养心,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你要知道自己的一生到底需要多少东西?既然不需要那么多,那就是给你一座金山又有何用?世上祸端,基本上都起于贪欲!

苏轼道:“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擅于养心之人,有所求,有所不求。圣人之道,当是少私寡欲、清静豁达,不贪心,不唯利,神清气顺,体泰安然,自在逍遥,方可健康长寿。人若困于功名利禄的枷锁之中,心志不畅,精神抑郁,也就会心病相随了。

作者:南通汉药中医医院缪宝迎

#心脑血管#养心#中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