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浦泉耀、记者薛宁薇9月2日报道:“很多人都不了解临港,一些人认为这里只是一个码头,也有一些人认为这里就是一片荒滩。不是的,临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希望大家来这里走走,看看。”这是叶金龙介绍临港时常说的一句话。
图片说原临港新城管委会综合计划,政策法规,经济贸易等部门负责人叶金龙
作为本地人,叶金龙对临港的感情很深。1998年开始,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他,以南汇县计划委员会总经济师的身份代表南汇政府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工作,并先后参与《上海走向国际航运中心》、《洋山自由港研究》等报告。
叶金龙是看着洋山港一点点建设起来的。1992年,上海提出建设自己的深水港;1995年,深水港前期论证工作有序展开;1996年,国家决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01年,国家正式立项批准洋山港建设项目;2002年,洋山港,正式开工。2005年,洋山港一期工程东海大桥和芦潮港陆域物流基地建成运营。至2018年,洋山深水港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也被他津津乐道。“东海大桥造好了,要不要收费呢?按照过往的情况,是要收费的,但是收费了就没有竞争力了。上海市有关部门就决定,所有货车通过东海大桥,不收费!S2高速公路,也不收费!”叶金龙强调,每一次寻找更好解决方式的努力,都蕴含着大家对临港未来的憧憬。
从穿着胶鞋裤开发建设洋山岛的工人,到筹划临港总体规划的领导班子,叶金龙记得每个和自己青春有关、和临港有关的人。如今,眼看着洋山港内“千帆过”,浩浩荡荡的集装箱车在S2公路上奔驰,列车轰鸣着驶入集装箱中心站,这些变化都让叶金龙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眼下,叶金龙业已退休,却一直奔波在为“新临港人”讲述临港的路上。在业余时间里,他与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一起,制作了一档讲述临港历史的播客节目。
“我以前是拿着放映机到处讲临港的未来,现在拿着电脑和大家讲临港的过去。现在好多人,都来临港安家定居,人气越来越旺,当地的百姓,都看不懂了,人也太多了。” 叶金龙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