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讲真,很多夫妻生孩子,只是为了给自己养老

2020-09-02新闻6

01

人为什么要生孩子?其实很多父母,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就说我自己身边的情况,尤其是新婚夫妻,他们考虑的往往是什么时候要孩子,为了传宗接代也好,人生任务也罢,基本上没怀疑过这件事。

是的,大多数人觉得结完婚后生孩子,是正常的人生顺序,要走的路。

然后很多夫妻,或者父母会要求夫妻俩要两个孩子,儿女双全,能凑成一个“好”字。但是关于生二胎这件事,有一个很矛盾的点,如果一对夫妻有了一个儿子,想要生二胎的情况下,希望再生一个女儿。

为什么想要生一个女儿呢?比如我常听到的一个理由:

“等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重心都放在自己的家庭上面了,哪有精力来管你?还是得要一个女儿,贴心小棉袄,能照顾你、孝顺你。”

但是,如果一对夫妻有了一个女儿,希望再生一个儿子的理由又是什么呢?也是我常听到的:

“女儿将来结婚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养老还得是儿子,到老了能真正问你事儿,照顾你生活。”

所以你说矛盾不矛盾,也不难看出,很多夫妻生孩子的初衷,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养老,不管你承不承认,可以说就是内心深处的愿望,多一个孩子,自己的晚年生活就多一份保障。讲真,很多夫妻生孩子,只是为了给自己养老。

不妨可以理解为一种投资,尽管他们真心疼爱着孩子。

你知道吗?真要是到老了,无论儿女都是指望不上的,只能指望的只有自己。儿女再孝顺,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家庭,能真正陪伴你这一生的,是自己的配偶。

不要把人生希望寄托在任何人的身上,那是一种悲哀。

02

人的幸福感不是孩子给的,但是,等过上儿女绕膝、子孙满堂的生活时,你会发现那可能是人间的最幸福了,带给你的所有感觉是那么珍贵与美好,什么也无法代替这种感觉,让你恨不得时间能就此暂停。

一个孩子的到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起来,也开启了另外一种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也因为一个孩子的到来,使得原本就很幸福的家庭,变得更加有凝聚力,充满着欢声笑语,尽管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磨人的、有烦心的。

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享受着责任的美好馈赠。

所以生孩子,不应该带有任何动机,如果实在要找一个理由,可以是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拥有完整的人生。绝非是人生任务,或者为了传宗接代,为了将来能给自己养老。

另外孩子也不是婚姻的纽带,化解不了你的婚姻危机。

说白了,孩子可以对你的婚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想要通过孩子来解决你与配偶之间的矛盾,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孩子来说也不公平。

真正走到了离婚的地步,孩子也不能力挽狂潮。

只不过人会因为孩子的顾虑,在冲动的时候能很好的冷静下来,不至于做出让自己将来后悔的事情。

03

生一个孩子,意味着一份责任,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的责任。

尤其是那些准备要二胎的夫妻,虽然说人不免有所偏心,客观原因也好,主观原因也罢,但总要有所判断。父母的偏心,最伤孩子的心,一辈子都抚不平的伤痕,走不出的阴影。

那么什么时候,人才有做父母的资格?

从他们明白,一个孩子的到来,自己应该感恩,感恩孩子选择了自己,而不是感觉自己生出来的孩子,就是亏欠自己的,将来要补偿自己的。

之前看过一个读者的评论,让我印象深刻,他说:“那些不被父母待见的孩子,你以为他们想被生出来吗?”

言外之意,只是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

很多人会觉得,对孩子的责任与爱是让他过上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应该是要考虑的,但我觉得不是最应该考虑的,最应该考虑的是给孩子营造出幸福、温馨与和睦的家庭氛围,让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健康快乐成长。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那个不受待见的孩子,看见父母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嘘寒问暖的时候,内心的妒忌和难过。

不要说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对孩子爱的形式不一样,其实你自己最清楚,那不过就是用来安慰孩子的话。

04

我有一个朋友,我感觉自己远远没有达到他的境界,就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趁年轻生个二胎?他只回了四个字:“人间太苦”。

意思就是说,人间的意外、苦难和疾病太多了,眼前没有能力多保护一个人,而且有些事情是自己保护不了的,目前家里人都是幸运的,但不确定再要一个孩子,是不是也会这样幸运,健康就是人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和福分。

其实我们也不用太悲观,虽然说苦难是人生的常态,但依然有许多美好,让人不后悔这趟旅行。

有时候想想,生命中的美好,又何尝不是潜藏在那些苦难中的,虽然坎坷一生,却绽放了生命。

如果你已经做了父母,学着去承担起这一份责任,本来就是你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孩子才是无辜的。如果还没有成为父母,永远不要让孩子来承担你的虚荣和自私,是后来无论怎样也补偿不了的。

为人父母,应该有起码的责任心,也应该有起码的纯粹。

也不一定非要逼着孩子成才,他的生命自然有他的意义,能成为一个对的人,坚持做对的事,便是你最大的成功了。

-END-

#婚姻关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