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朽!那些牺牲在抗战中的红色记者

2020-09-02新闻11

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新华社自成立伊始,就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报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之中去。在八年时间里,新华社的记者们深入一线,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揭露日寇的侵华罪行。也就在此过程中,新华社工作人员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新华社牺牲人员达到110多位,大多数人员是在与敌人的遭遇战中牺牲的

在抗战期间,新华社记者和其他工作人员不仅仅新闻工作者,更是八路军和新四军中的一份子。他们随部队深入敌后,活跃在抗日御侮的第一线。所以,他们也承受着其他新闻媒体所无法体会的血雨腥风,遭到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图:何云烈士

1、反“扫荡”作战中牺牲最惨重

在日军对各个根据进行“扫荡”之时,为了突出日军的包围圈,新华社的员工同部队一同冒着枪林弹雨进行战斗。但是在日军强大兵力和火力面前,很多新华社的员工都不幸中弹牺牲。华北地区的新华社分社都曾因此遭受人员损失,具体情况见表一。山东分社甚至在一年当中两次遭遇“扫荡”而造成了大量人员损失。

(根据《血染的丰碑》所制)

2、突破日军封锁,不幸牺牲

日军为了扼杀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的活动,实行了“囚笼政策”。在这种情况,不仅敌后武装的活动空间受到了压缩,新华社总部和各分社之间的人员流动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1943年1月和秋,新华社晋察冀分社为了保护骨干,两次选派人员返回延安。但是,在穿越日军封锁线过程中因叛徒出卖或与日军遭遇,两位主要骨干在作战不幸牺牲。

微缩景观再现新闻工作者一边抗战一边办报

3、被特务暗杀

在日军加大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之后,八路军决定化整为零进行战斗。新华社的工作人员也加入到敌后“敌后武工队”中,进行作战。这样虽然便于行动,但是“力量过于分散,很难形成合力,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新华社晋察冀分社记者陈辉,就是在借宿时与特务遭遇,经过激烈战斗不幸遇难。

二、新华社各分社高级干部牺牲很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讲求官兵平等,很多指挥员为保证作战胜利,身先士卒为普通战士做出了极好的表率作用。

新华社,虽然不是一个作战单位,但是也继承了这一光荣的传统。在历次作战中,新华社社分社的领导们或者亲自拿起武器与敌人战斗,或在前线鼓励官兵英勇杀敌,或者作为排头兵带领大家进行突围,所以他们的牺牲是巨大的。现在将一些主要牺牲干部进行列举(详见表二)。

三、牺牲人员体现出来的“两种集中”

新华社人员牺牲的过程中,有两个“集中”。一是有两次比较集中的人员牺牲,二是牺牲的时间比较集中。

首先就是,很多人员是在两次日军扫荡中牺牲。在1941年冬,日军对山东根据地的“扫荡”,在突出重围的过程中,“新华社山东分社有10多位同志在这次突围中壮烈牺牲”。而1942年,日军派出重兵偷袭八路军总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人员随八路军总部转移,在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十字岭被日军包围。在突围作战中,新华社华北总社兵分三路进行突围,最终牺牲46人。仅仅在这两次反“扫荡”作战中,新华社就牺牲工作人员达到56人之多。占到新华社整个抗战时期牺牲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烈士:黄君珏

其次,就是牺牲时间集中的问题。根据表一和表二的统计,我们会发现,很多牺牲是发生在1941年-1943年之间。在这段时间内,日军对华北八路军根据地展开疯狂“扫荡”,在短短的两年之内造成新华社工作人员牺牲的“扫荡”就达到5次。到了1943年之后,日军对根据地扫荡次数下降之后,新华社的各分社的人员牺牲才逐渐下降。

四、宁死不投降

很多新华社的烈士用自己的牺牲证明了,“文人”不仅能写妙笔文章,更会在关键的时候舍身取义。

比如,新华社华北总社的经理部秘书主任黄君珏,在打出最后一颗子弹后毅然跳下悬崖。与黄君珏藏在同一山洞中的译电员王健和医生韩岩,面对日军引火烧洞宁死不屈,最终被烟火熏死在洞中。而新华社晋察冀分社记者陈辉,在被特务围攻时候,为了不被敌人俘虏,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些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宁死不当俘虏”的豪情。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新华社人员牺牲

一、发展速度加快,保卫力量薄弱

新华社成立不久,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为了扩大信息源,为了及时准确的获取八路军、新四军作战的情况,新华社在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九个总分社和四十多个分社”,并且在广大农村发展了众多通讯小组,形成了一支由3万多人组成的业余通讯大军。

山西省沁县南里乡后沟村《新华日报》华北版旧址

但是这支新闻大军,不仅要面对各种物质的不足,还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军事威胁。例如,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所处的晋东南地区,“报社又紧邻敌军驻地,相距不到20公里。可是新华社大多数工作人员是没有经过战火淬炼的普通职员或工人,需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武装保护和警卫力量。

但是,由于八路军的作战任务繁重,后期又将大多数作战部队化整为零深入敌后,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新华社各分社的警卫和保护。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社长何云就曾经说过,“在地方办报,只是笔杆抗战而已,可在此地,则是笔杆与枪杆齐舞。”

由于保卫力量不足,造成了新华社人员的大量伤亡。比如,新华社华北总分社200余人,在被围攻时,自行组织突围牺牲46人之多;新华社华太岳分社社长魏奉璋在带领出报组外出采访时,与日军遭遇后无力反击;新华社晋察冀分社记者戴烨所带领的工作团,在穿越封锁线时只有一个班护送,遭遇敌人围攻时无法突围。

没有足够的保卫力量,是造成新华社人员损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缺少自卫武器和战争经验

在有新华社工作人员牺牲的记录中,除了何云、黄君珏、陈辉等少数几人,很少能看到记录他们使用武器进行作战的记录,大多数人只留下了“在突围途中不幸中弹”的字样。而这三人中,除了何云和黄君珏的身份属性是新华社华北总社的职员,陈辉兼有敌后武工队政委的特殊身份。由此可见,当时新华社各分社普遍缺乏自卫武器。一方面是因为新华社的工作人员大多缺乏军事训练,不便于配发武器。另一方面就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武装严重缺乏武器,无法给他们配发武器。

除了缺少自卫武器,还可以学习一些战场上逃生的技巧。比如,在1942年的“反扫荡”作战时,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的“电务科长王默罄,咬破舌头,喷血满面,敌以为弹从口出,踢了他两脚走开。”也有人“与敌狭路相逢,急中生智,脱下一只布鞋向敌扔去,敌误认为是手榴弹慌忙卧倒,他们抓住这一刹那,转身跑入林中”。这些技巧,有助于人们在战场上躲过凶残的敌人。但是,这样的记录同样也寥寥可数。

所以,没有自卫武器,没有作战经验,也是造成新华社人员伤亡的一个重大原因。尽管如此,仍有更多新华社记者踏着先烈们淌满鲜血的道路前赴后继地奔赴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红色记者们的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文\苏鹏宇)

#抗日战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