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制图 赵蕴如
■通达全球区域经济中心的48条商务航线
■通达国际航空枢纽的14条货机航线
■通达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30条文旅航线
未来5年内,我市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物流枢纽服务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同时持续完善物流网络,优化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结构。昨日,市口岸物流办正式对外发布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蓝皮书(简本)》(以下简称《蓝皮书》)。其从发展成效、发展战略规划、发展路径、政策汇编和机会清单五个方面,立体展示我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全景,明确了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路径策略,为研判形势、制定政策、开发业务、拓展市场以及优化管理提供权威参考,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
未来5年内中欧班列
全程运输成本至少降低一成
《蓝皮书》从物流成本、物流网络、运输结构、服务能级四个方面确立了具体发展目标:
──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物流枢纽服务效率:
到2025年,空铁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8%以上,中欧班列全程运输成本至少降低10%,提升铁路港作业效率30%以上,航空口岸单个企业平均通关时间节省3小时以上,铁路口岸整体进口通关时间将降至95小时以内。
──完善物流网络,优化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结构:
至2025年,“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稳定运行,国际铁路班列直达城市增至35个以上,建立10处以上的海外分拨点,“蓉欧+”基地布局5处以上,全面形成辐射周边150公里及以上范围的专线分拔集散运输网络。
──调整运输结构,提升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
至2025年,全市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承担的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成都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万TEU(国际标箱),铁路单元化、集装化运输比重超过70%,城市配送进一步规范升级,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集聚要素资源,提升产业生态圈服务能级:
到2025年,力争引入培育10家百亿级供应链平台企业和10家5A级物流综合服务集成商,建成高标准仓储设施达到500万平方米,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基本齐全,人才、新基建、科创平台等高端要素交互耦合,“人城产”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五大战略举措
护航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
依托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蓝皮书》勾划出了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那么,紧贴战略定位如何来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呢?
《蓝皮书》明确了通道提能、枢纽提质、货产聚能、要素保障、功能要素支撑五大战略举措。
其中,在通道提能方面,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即,通达全球区域经济中心的48条商务航线、通达国际航空枢纽的14条货机航线、通达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30条文旅航线。重点完善覆盖全球重要航空枢纽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的客运航线和连接欧美亚洲的“Y”字形全球货运网络和“两场一体”功能分工方案,提升国际中转通程服务水平,构建“腹舱+全货机”协同发展的航空货运网络体系。并且,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货运及铁海联运大通道,加快建设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成都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修编,科学制定班列开行计划,推动国际班列高质量发展;增强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主通道建设,稳定开行成都至北部湾港口高频次陆海联运班列,加快推进直达东盟的跨境公路货运班车常态化运行,适时开通成都至万象国际铁路班列,进一步强化与东盟间陆上经济联系。
在枢纽提质方面,从提升物流节点建设水平、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水平、立足自贸区发展赋能物流产业、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力度等方面予以了明确。《蓝皮书》指出,加快补齐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功能性平台项目建设,提高联运换装转运效率和组织运作水平,培育打造高品质陆港经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枢纽经济。同时,加快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依据重点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和适空、适铁特殊货物进境需求,采用政府补贴口岸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方式促进口岸提效降费,增强口岸竞争优势。
在货产聚能方面,创新“供应链+”应用场景,全面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落实支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持续优化供应链营商环境,完善人才聚集、资金扶持、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构建完善物流产业生态。此外还在推动供应链物流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举措。
在要素保障方面,以科创空间为载体培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高标准制定科创空间规划设计,重点招引全球物流头部企业研究机构、物流科技创新企业、物流行业独角兽企业等,整合入驻企业金融信贷、人力资本、知识产权、智慧信息平台服务等共性需求,制定高品质科创空间专业服务机会清单,提升科创空间创新效率。
在功能要素支撑上,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贯彻“人城产”的发展理念,系统集成关键要素资源,优化完善产业功能区的物流功能、产业功能及配套功能(生产配套、生活配套),构建以“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为发展导向的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记者 杨富)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