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最近,迈柯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英文名称:mCube)的负责人谢平,每周都往返于上海嘉定与江苏南通之间,企业目前着力研发的全球最小运动传感器产品,正在嘉定进行芯片的各项技术指标测试,同时在南通开展封装试验,“两地在各自领域都已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这样的安排能够集两地之所长,同步高效推进。”谢平说。
像mCube这样跨区域布局的理念,几乎已成为长三角集成电路企业的共识。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负责人告诉记者,长三角是我国物联网发源地和技术策源地,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集成电路企业,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应用需求最广泛的区域,“在这里探索芯片产业跨区域合作,可以说是正逢其时、水到渠成。”
正是基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今年6月,嘉定区与无锡市、杭州市、合肥市达成协议,四地政府积极发挥整体优势,联合国内物联网龙头企业中电海康,共同建设“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
所谓“感存算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面向物联网的传感、存储、计算三种功能一体化集成。“其中‘感’在嘉定,‘存’在杭州,‘算’在合肥,‘封装’在无锡,是基于‘一市三省’各自的产业优势来布局考虑的。”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负责人说。
以嘉定为例,作为上海市构建集成电路产业“一核两翼”的重要一翼,智能传感及物联网在这里有着丰厚的产业经济基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良好的示范运用范围,集聚了芯物科技、微技术工研院、8英寸研发中试线、中电科美泰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研发平台。2018年7月,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落户嘉定,标志着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强“芯”之旅正式起航,一年多时间入驻企业近百家。杭州市则以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为重点,产业定位于新型存储器等,重点打造新型存储器研发开放平台,集聚了中电海康、浙江驰拓、12英寸新型存储器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研发平台。
基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项目的建设,由中电海康集团联合位于上海嘉定的“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江苏无锡“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浙江杭州“新型存储研发开发平台”及在筹建的“自旋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高性能计算”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基础,这一做法既实现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产业一体化,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新实践和典型代表。
为什么要将这些不同环节集成在一起呢?
据介绍,目前,行业内针对传感、存储和计算功能的独立芯片技术,已经颇为成熟,但要实现彼此间的功能集成却十分困难。受到技术研发和使用成本的限制,只有实现足够场景和数量级的市场应用,一体化集成才有更广阔的研发空间。
“就好像搭积木,将过去独立的3块积木予以集成,实现1+1+1>3的效果。”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负责人告诉记者,最上面是传感器,当中是存储部分,最下面是计算的芯片。从半导体器件的未来发展来说,“三合一”有很多优势,例如提高集成度、更加省电,成本也能进一步降低。
“如果说传感器是几十亿级的市场,那么物联网市场可以达到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因此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把‘感存算’真正在芯片端集成,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在该领域换道超车的机遇。”上述负责人介绍。
超级中试中心运行采用“1+4+N”模式,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研发设备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按照“中试设备互补共享、技术产品互补集成、产业布局错位衔接、市场应用统一完整”的原则紧密协作。
目前,超级中试中心正在梳理整合四地核心创新平台现有中试设备,到目前为止,已初步整合中试设备276种,包括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12英寸40nm/28nm工艺节点电子制造、仿真测试和元器件生产等,超级中试中心的已有设备价值50亿元左右。
未来,超级中试中心将持续推进四个区域和国家创新平台中试设备加入、升级和添置,同时吸纳长三角其它城市设备加入,并积极申报跨区域跨领域的国家级创新中心,通过合力共建,将围绕智能终端、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应用领域,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的完整先进平台。同时,加速感存算领域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把长三角打造成全球物联网的人才、技术、产业和应用高地,助力长三角物联网装上“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