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把村内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干,解决老百姓生活的点滴‘小事’,就是驻村工作组的‘大事’”。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驻武清区泗村店镇仓上村、小陈庄村帮扶工作组“第一书记”王辉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让两个村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工作组入驻后沉下身子,深入挖掘村庄“内生”动力,足迹踏遍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帮助村子找门路、想对策、出点子,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水平。经过多方研讨论证,按照“因地制宜、宜商则商”的原则,工作组以镇域统筹的方式,整合产业项目资金,申报实施了“泗村店镇困难村名、特、优、新农产品服务平台”项目,该项目联系带动村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结合帮扶村种植实际情况,协调镇政府、农科院作物所和农业合作社,引进“优质小麦育种、繁种、示范展示基地”项目。
“这两个村的主要农产品是鸭蛋、香油、鹌鹑蛋等,通过这个平台,村民的农产品有了‘保底’价,大家种植、养殖的积极性也高了。”王辉说“不仅村民受益,村集体经济也有所提升。去年,平台已经将10万元的分红发放到位,今年这个平台将为村集体经济贡献20万元。三年来,通过土地流转,搭建平台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比原来增长了50%左右。”
仓上村的种植大户马金英家有60亩地,一直种植玉米和小麦。2019年,帮扶组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对接,根据帮扶村大田种植传统,帮助马金英家引进“源丰10号”玉米新品种开展试点示范种植。技术人员专门到村里为村民进行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培训,围绕农民最为关注的品种选择、实用技术以及市场前景提出建议、对策和效益分析。“帮服组为我们提供了50亩地种子和化肥,新品种的玉米比以前种植的品种亩产增收20%左右,我们特别感谢帮扶组。”马金英说。
不仅腰包鼓了,村庄环境也越来越美。在帮助全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驻村工作组还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实施了美丽村庄、户厕改造、自来水提升、污水管网等民心工程建设,完成两个村路面硬化 45732平米。仓上村是传统养殖村,共有24户养殖户,其中12户养猪。走在村里完成硬化大道上,正在树荫下纳凉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原来这路边都是猪粪,各家都堆在门口,臭极了。现在闻不到了吧?村里给养殖户修建了集污棚,大家都把猪粪集中在一起晾晒,污水没有外溢,环境自然变好了。”村里不仅白天美起来,夜里也亮了起来。“我们为村里新装了16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路灯全村覆盖,不让一处存在黑角。”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组把走田间、到地头、入农户、坐炕头作为必修课,迈开步子、俯下身子与村民拉家常,深入细致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间。“驻村帮扶就是要以农民群众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村民奔小康。把村民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逐一建档立卡,当好‘侦查员’,把发现的问题和村民反映的困难逐一分析逐一解决逐一销号,做好‘战斗员’。”王辉说,“今年上半年,全村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3700元。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巩固扩大帮扶成果,推动村民收入继续稳定增长。”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