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马斯克击败股神巴菲特,特斯拉会是下一个苹果吗?

2020-09-01新闻9

近日,互联网圈因两件事而沸腾。

一是股神巴菲特先生的90岁大寿,一是马斯克继特斯拉和Space X后的又一壮举。

马斯克商业帝国再添新丁

8月29日,马斯克用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nlink举行了发布会。会议上,马斯克就三只植入Neuralink设备的实验猪向大众进行了演示,结果表明,这些猪的大脑活动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到附近的电脑,当工作人员给小猪喂养食物并进行触碰时,通过脑机接口设备读取的小猪大脑信号显示其处于活跃状态。而通过进一步读取其脑电信号,可以预测小猪的运动步伐和模式。

追溯起来,马斯克的每一次创业都充满了挑战,所涉足的无一不是高风险高难度领域。从第一家将人类送出并返回地球的商业航空公司Space X,到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再到如今的“脑机接口植入”。在科技圈的步步突破,让马斯克的商业帝国以超凡的速度一步步壮大。网友表示;马斯克获奖者成为下一个乔布斯,这并非信口开河,甚至连乔布斯的朋友也这么认为。

乔布斯曾经的密友史蒂夫表示:“我认为,具备像乔布斯一样前瞻能力的人可能有上百万个,但谁能将它们变成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真实产品呢?我从很多方面观察了埃隆·马斯克,他追求的领域都是其他人直言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理由无法取得成绩的领域,比如太阳能、Space X、特斯拉汽车等等。”

想要突破极限并不容易,好在马斯克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曙光,从不被看好到改写商业载人航天史,Space X用了18年;从不被理解到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特斯拉用了16年。时至今日,马斯克身价超越了巴菲特。据彭博亿万富翁榜数据显示,马斯克2020年身价暴增500多亿美元,已迈过1000亿美元门槛,而巴菲特身价为782亿元。

“巴菲特”与“马斯克”的爱恨情仇

巴菲特和马斯克,虽然都身为顶级富豪,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巴菲特谨慎小心,生活低调。而马斯克异常张扬,野心勃勃。两个人一直对彼此颇有微词。

在《纽约时报》与马斯克的长篇对谈中,马斯克曾表示:虽然巴菲特努力将自己塑造为一位睿智长者,但实际上,这可能过于夸张了,他的真实表现很可能配不上自己的名誉。今年5月份的一次公开访谈中,马斯克依然暗暗diss了巴菲特先生,表示自己不是巴菲特的“超级粉丝”,暗讽在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在各种不同生意之间配置资本是“一桩乏味的工作”。

巴菲特对马斯克也不买账,他曾经明确表示,自己是不会投资特斯拉这样的企业的。巴菲特表示“在选择的投资对象的管理层时,我宁可选择一个智商为130但以为自己是120的人,也不会选择一个智商是150却以为自己的智商是170的人。”暗讽马斯克“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

如今马斯克的成绩终于让他扬眉吐气,得以喊出一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马斯克会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吗?

许多人都曾在心中呢喃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改变这个世界。但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寥寥无几,马斯克和乔布斯就是其中之二。

其中,乔布斯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将审美融入产品之中,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苹果的内容生态更是对整个数字出版的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马斯克主导的变革却在真正动摇文明的根基。“电动汽车”、“太空探索”、“卫星发射”、“人工智能”、“超高速运输“....他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的成绩都将改变我们从电气时代开始以来的文明运转方式。

即使桀骜如马斯克,对乔布斯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乔布斯刚去世的时候,记者问马斯克:“有人说你是下一个乔布斯,你有研究学习过乔布斯的一些做法并应用于自己的公司吗?”

马斯克回答说:“我除了在一次聚会上见过乔布斯以外,我们并无私交。但他对产品完美性的不可思议的专注,对产品美学和其易用性的重视,还有不循常规的突破性思维,我想这些品质是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毋庸置疑,他在我心中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其实,马斯克与乔布斯个性里的许多共通点,他们都是极为严苛的人。“马斯克是个要求极为严苛的人,特斯拉前公共关系副总裁理查德·雷耶斯表示“这种节奏是很多人适应不了的”。马斯克不仅仅对员工狠,对自己更狠,他用于工作的时间,常常在每周100小时以上,紧急情况下,他每周的工作时间甚至超过120小时。马斯克的团队更像“特种部队”而非正常人。旗下许多公司的高管离职的原因都不开他的苛刻。

乔布斯也同样如此,《乔布斯传》中,苹果高级设计副总裁乔尼·艾维这样评价他:“他发泄的办法就是伤害别人。我感觉他这样做时毫无顾忌,而且似乎理所当然。他认为,社会交往的常规准则并不适用于他。正是由于他本人的敏感,使得他非常了解如何迅速有效地伤害别人。”《连线》杂志提到,据跟乔布斯开过会的员工透露,无论何时、跟谁、开多久的会,在讲话的永远是乔布斯,占据了至少四分之三的会议时间。在开会期间,乔布斯一个人占领了整块白板,他会在上面画原型,或者连手带嘴一起给员工上课。

这是他们违背天性的一面,但或许也是他们如此成功的原因。““乖僻”一词,往往与“天才”难以分开,、正是孤傲与偏执也好,才让他们不顾一切,将奇思妙想落地生根,颠覆行业的同时,也变成了各自时代的文化符号。

注:本文由今日商讯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

#埃隆·马斯克#巴菲特#Spacex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