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记忆中面粉能做的传统美食

2020-09-01新闻15

在我的记忆中,上小学那会儿如果能天天吃到白面(就是面粉的意思)做的各种食物,那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因为平常一日三餐只有一顿是白面做的饭,剩下两顿就是土豆或玉米面做的饭。小时候白面对于我们哪里的人来说还是比较稀有的。因为那会儿家乡的田地大多都是山地,不是平地,下了雨山地陡峭也存不住雨水,小麦由于干旱长势不好,产量自然就不高,所以能吃到的白面也就是有限的。而玉米,土豆这些杂粮适合干旱的气候条件,也适合在陡峭的山地生长,它们的产量都高于小麦,所以一年下来土豆玉米都会是丰收年,家里吃的也是以土豆玉米为主。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那会儿老是做的玉米面馍馍,很大,有吃面的碗口大,又硬又瓷实,一口咬下去一个白印子。但嚼着玉米味儿浓郁也很香甜。不过,那会儿是几乎天天都会吃到玉米面馍馍,所以特别不喜欢吃。我每次会把玉米面馍馍拿到学校跟别的同学换白面馍馍吃,或是有人拿我的作业照着抄了会给我白面馍馍做为“酬劳”。除了玉米面馍馍,玉米面还被妈妈做成了馓饭,就是把玉米面做成较稠的面糊,里面有土豆块,用家乡的传统腌菜就着吃。我是真不爱吃这种饭,没啥味道不说,吃起来又难吃,吃完脸上都会糊上馓饭。爸妈则对他它是情有独钟。相较于玉米面单调的吃法,土豆做法较多,不管做成那种美食,都比玉米面要好吃的多。每年十一我们放假了,就是我家挖土豆的时节,刚从土里挖出来的新鲜土豆,洗干净煮上一大铁锅,在揭开锅盖的那一瞬间,土豆特有的香味瞬间窜进你的味蕾,让你直流口水。白白的土豆一个个笑开了花儿,口感沙糯,不管是就这样直接吃还是放碗里捣成土豆泥,调上一些熟胡麻油,熟胡麻碎和少许盐,搅拌均匀。对我来说都是不可取代的美味。土豆还能做成土豆包子,土豆丝饼,洋芋(土豆)菜,纯手工洋芋(土豆)粉条,洋芋面,洋芋面筋,这些我怎么吃都不会腻,也不厌烦,直到现在我也还喜欢着土豆做的一切美食。

而白面,也就是面粉,直到我上到小学五六年级时,才宽裕了。天天能吃到白面饭,白面馍馍。白面饭就是洋芋面,就是一种汤面。面是妈妈用擀面杖擀的手工面,切成菱形块,土豆切成条状或块状和面片一起煮熟,调上韭菜西红柿做的臊子,醋,盐。做成咸酸口味的连锅面。这是我们的一日三餐,每顿都这样吃,我觉得好幸福啊那会儿。小小心灵特别容易满足。容易高兴,挺好。不像现在,欲望一直在增加,轻易也满足不了。那会儿正是我们长身体的时候,身体代谢快,吃了面很容易饿。妈妈就给我们做的白面馍馍,有馒头,花卷儿,油钱儿等,等饿了就随时可以吃,填饱肚子。白面馍馍就是我们家乡用面粉做的最传统的美食,对现在的我来说。白面馍馍,没有任何添加剂,更加健康,那会儿我们一天三顿都吃面食,也不长多余的肉肉。白面馍馍是用老面酵子和的面,除了加小苏打或食用碱,其他什么也不加。做出的馒头,花卷儿,白饼子和油钱儿,蓬松暄软,麦香味十足,是真正的用面粉做的,原味的,无任何添加剂的,健康传统美食对于现在这个各种添加剂泛滥的时代。

面粉能做的最传统的美食,就是传统节日吃的美食。像五月五,就是端午节,我们要做的传统美食是烙花馍,烙的花馍包括用面做的青蛙和花馍。发好的面,跟平时烙馍馍用的面一样,发好的面擀成厚约1cm的面片,切成约5cm的正方形,再做成青蛙的样子,放铁锅用小麦秸秆烧锅,烙熟即可,等晾凉了我们还会和荷包戴一起,听村里的老人说戴青蛙是为了防蚊虫叮咬。花馍是把一个个面剂擀成厚约2cm左右的饼坯,用竹子的细干画出自己喜欢的花草,再放锅里烙熟即可。同样的白面馍馍,我感觉画了花儿的饼子就是比没画画儿的饼子更香。不知道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到现在也没咋明白。

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要用面粉做的传统习俗美食是羊肉水煎包,中秋节前后正是羊肉最鲜美的季节,是最适合吃羊肉的季节。羊肉水煎包是我们中秋节最传统的美食。羊肉馅肉质细腻鲜美,包子皮是发面的,蓬松暄软,咬一口,羊肉的鲜美瞬间占据整个舌头,和着蓬松暄软的面皮,香极了。这会儿估计山珍海味都会在它年前黯然失色。

过年,过春节,是个大节日,到了面粉真正展现它的时候到了。蒸馒头,压长面,炸油饼,炸果果,炸麻花儿,炸油坨儿,包饺子。每年腊月二十二是妈妈蒸馒头的日子,前一天的晚上妈妈都会起面,就是和面发面。一次会和十斤左右的面粉,和一大盆面,蒸两大盆馒头,一直要吃到正月出来呢,我们的习俗是正月不能做馍馍,不管是蒸的还是炸的。和好的面用塑料纸盖上又用被子盖上,放到炕的一边,这样做是为了能让面更快的发酵,我小时候家乡的腊月特别冷,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冬天。家里又没暖气,唯一热的地方就是炕。到了第二天早上,面会发满整个大盆,妈妈会兑上适量的碱面和小苏打来,这样做的馒头不仅蓬松暄软而且还能激发小麦特有的香味。蒸的馒头会点上红花儿,表示喜庆。我是那个负责点花儿任务的人,说来也奇怪,同样的馒头,我就是特别喜欢吃有花儿的馒头,感觉有花儿的馒头跟没花儿的馒头就是不一样。过年有亲戚家拿来的馒头,一看馒头蒸的不好,或是面粉不白,有些黑,或是面没发好,馒头没笑开口子,但馒头上点的花儿挺不错,我会把花儿撕下来吃掉,感觉这朵花就是格外好吃。

压长面,这我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镇上一家人用一台压面机代替了妈妈纯手工擀的细长面。以前都是妈妈手工擀的面,妈妈自己切的宽约2毫米见方的细面条。自从有了这台压面机,压的细面条劲道爽滑,久放也不容易坏,而且一次能压十几二十斤面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行。也不用妈妈一天都站在案板前来擀面,站到晚上,脚都麻了没知觉了。细长面也是,从腊月吃到正月出来,细长面主要是来亲戚了吃的,用五花肉,黄花,豆腐,胡萝卜,黑木耳等切丁炒成盘子,用葱花儿炝锅加醋加盐等调料调成酸汤,这就是我们过年用来招待亲戚的美食之一,长面。大体上跟岐山臊子面配料做法一样,只是我们做的臊子一般不会用鸡蛋和黑木耳。酸汤里放的辣椒油没岐山臊子面那么多。但味道酸爽开胃,臊子鲜香美味,细面劲道爽滑,一点儿也不输岐山臊子面的味道。

腊月二十八是我家炸制过年吃的面食的日子。有油饼,麻花儿,果果,油坨儿等。做油饼用的是半烫面加发面,这样做的油饼口感清甜松软,蓬松暄软,凉了会更软更香,皮薄不油腻。每年做油饼时我都会跟在妈妈身边边帮忙边学习。每次妈妈都会炸十五斤左右的面粉,能炸两缸油饼,一直吃到农历二月二。和面在大铁锅里和面,和面之前都会烧一锅开水,加入适量猪油,加猪油是为了油饼香酥松软。一般用加了猪油的开水烫面,面烫好了稍微晾凉后和剩余的面粉搅拌均匀,倒入发好的老酵子,喜欢吃甜口的可加入适量白砂糖,喜欢吃咸口的可加入适量盐和香豆粉。和成中度偏软的面团,饧面一小时就可以炸了。做油饼的面要半发面,要边做边发,要不然发过了炸的油饼就成空芯的了。饧好的面拿出来放案板上,加入适量小苏打或食用碱。加小苏打能使炸的油饼更加蓬松暄软。加食用碱能使炸的油饼柔软凉了也不硬。炸麻花和果果用的是死面,用鸡蛋,胡麻油,盐,香豆粉和温水和成中度软硬的面团,擀成约1cm厚的面片,切成约一指宽的条再搓成圆形长条拧成麻花儿。果子的形状是像一只小船,把1cm厚的面片,切成8cm长4cm宽的长方形片,用刀切出细花纹,然后把两边捏起来即可。这种果子,做法费时形状也难把握,现在年轻人都不怎么做,我家是我奶奶在世时腊月里才会跟我妈一起来做,现在奶奶不在了,妈妈嫌麻烦,都不做了。

油坨儿,是用荞麦面粉做的一种面食,它的特点是软和香。也是老一辈人才会做的传统美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美食渐渐被各种快餐,网红美食取代了,要想找到真正的传统美食还得去农村。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也在渐渐失传,希望大家能传承我们的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不要叫老祖宗留下的几千年的美食文化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被淹没。

#吃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