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聚贤意拳协会 周广学先生)
这些年,来学站桩的爱好者地域、年龄跨度大。切入点,无不例外关注在习练简单,效果明显。
在学习站桩思维方式跟入手之法雷同,无疑把姿势是否正确放在首位。
这也许是世人了解站桩的最初锻炼之法,另一个原因,受不良站桩知识影响较深的因素,虽然这是我个人看法,但是一些关于站桩的初衷确实偏离轨道。
学习站桩,我也有相同经历,首先思考之处,在于如何真正受益,而不是自己认为站桩怎么才对,这是很多爱好者应该思考的主轴。有的时候,自己认为这样才对,甚至伴随着这段时间感觉很有力量且精神也不错,再深入锻炼一段时间,迷茫疑惑在所难免。但凡,自以为是下功夫,锻炼一段时间,皆出现以上规律。
很显然,此时请教恩师才是最为迫切的,所答反而简单,仅为一点不同而且毫无意外,问题出在精神假借理解方面。
此时很实用的几句话,颇为神奇就解决了。我理解的是王芗斋先生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意思。反思自我,也曾想到此答案,但是根本意识不到如何选择,这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也许就是传承当中的必然,尤其高学历或某行里的佼佼者心中,固有逻辑思维更加明显,个人经历使然。
在传播站桩的这些年里,也有爱好者质疑我对站桩的造诣。虔诚聆听完这些人的训斥后,我感兴趣的是对方站桩的理解,尤其师承。一番了解后,所得皆是空白,有人认为这很可笑,我体会到阵阵凄凉。有时候,耐心反而换来对方的反感,甚至没必要的争论,我并没有跟谁争吵的兴趣,更不想浪费自己的精力,虽然我很喜欢辩论站桩之道,是我没有跟外行探讨的兴趣。
站桩之道,简单平常,听起来没啥高深论述,反而是普通再普通不过的一些所谓精神诱导,也就是假想一些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满足身心放松或者具备自我保护的反应机制,感受运用假借所带来的身体变化。
假借之感的触发,旬日既有身体变化。这种变化才是学习站桩最为珍贵的内容,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变化,但是每位站桩爱好者,只要入门之法没啥问题,无论哪个阶段的体认都惊人一致,同时这才是传承站桩的印证所在,也是历代衡量站桩造诣的法门。有违此链条,哪怕其中一个特征,都要深入反思自己的用心处肯定不对,关键是缺乏验证,我说的是对站桩有专业精神的爱好者。
站桩之道,较为关键的是以上所得,不是每天站多少时间,摆啥姿势。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