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是苹果的忠实用户,这些年用过的苹果配件,有各种各样,包括充电线、充电头、手机壳、收纳包,不得不说,苹果的配件相当丰富,也有大量第三方厂商去做适配,可玩性比安卓高了太多。
我去年更换了iPhone 11Pro,也顺手配备了UAG防摔壳,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这类防摔壳也有点腻了,毕竟都是走厚实坚固路线,好看的壳并不多。
另外UAG这种类型防摔壳后背并非平整的,这导致另一个问题,无法在车载无线磁吸充电器上使用。
我一直都很喜欢芳纶纤维的手感,不过之前用过的一款百元芳纶纤维手机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芳纶纤维,手感虽然也还不错,但是总归差了点什么。
PITAKA这个品牌,我最早是从各大种草论坛知晓的,它家的磁吸设计理念我很喜欢,这次体验的三件套,包含了芳纶纤维磁吸手机壳、车载无线充电支架以及种草已久的真碳纤维个性卡包。
首先来看看我最感兴趣的卡包——MagEZ Wallet,个人是觉得这个卡包,是这个无现金时代最好用的EDC之一。相对于钱包失去装钱作用的今天,一款能轻松带上几张必备卡片,比如身份证、公交卡、地铁卡以及其他芯片卡的卡包,会更加实用一些。
PITAKA纯碳纤维个性卡包正面,其实大小要比市场上常见的最小号的钱包更加小巧,厚度上和钱包其实也差不多。
实打实的纯碳纤维材质,纹路很清晰,用手敲击就能明显感受到材质的高级,碳纤维可以很好的屏蔽信号,防范卡片被盗刷的风险。右上角的磁铁标识验明了它的磁吸内在。
一共有四个碳纤维模块,通过强力磁铁相互固定在一起,磁铁的吸力还是不错的,日常不会轻易散开。
可以看到这四个部件也是可以任意组合的,如果出门卡片不多,可能也就身份证和地铁卡,其他支付用手机的话,直接将最外层两个部件吸合在一起也可以。
而中间两层是双面的,可以放置4张卡片,四层结构一共可以放置6张卡片,日常使用完全够了。
PITAKA碳纤维卡包很巧妙的在中间做了一个轻微的凸起,这样卡片放置的时候就只能通过抽的形式拿取,而不会轻松掉出。
当然也可以放置几张百元大钞应急使用,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
底部的大磁铁吸力要强于上面的两个小磁铁,因此使用的时候可以以大磁铁为轴心,像打牌一样展开,同时边缘的磁铁也会自动吸附,形成上图的开合角度。
不同的组合方式也会带来不同的厚度,上图从左到右,依次是两片外壳4.3mm(0.171英寸)、两篇外壳+中间一片8.2mm(0.321英寸)、终极组合方式11.99mm(0.472英寸)。
这样模块化而且可以自由组合的设计其实挺灵活的,我个人很喜欢,三杀手滑出卡片,使用起来也比较炫酷。
作为碳纤维材质,PITAKA碳纤维卡包的重量只有57g,可以用轻若无物来形容了。
很久没见到这么有意思的产品了,钱包君终于可以退休了,因为就像如今的马路跑的都是汽车一样,钱包也失去了装钱的意义,装几张卡片足矣。
除了手机外,我日常休息日出去都是这套EDC ,一个小巧的PD移动电源,一台搭配了17 1.8的奥林巴斯微单,钥匙因为更换了指纹锁,直接从必备的设备中移除了。
现在又多了一个碳纤维卡包,其实很早之前就不怎么带钱包了,而是直接把必要的卡片丢进这个宜丽客的小包里。
再来聊聊MagEZ Case——芳纶纤维磁吸手机壳。芳纶纤维也是我们常说的凯夫拉,纹路和轻量和碳纤维相似,但是特性和碳纤维差别还是不小的,芳纶纤维更加柔韧耐刮,所以更适合做手机壳。
时隔这么久从防摔壳换回轻便的半包壳,倒像是有种憋气潜水已久,忽然间冒出水面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的爽快感。
翻个面,看内衬,也是妥妥的芳纶纤维,纹路细致,顺滑中带着微微的3D触感。
摄像头区域边缘做了一圈凸起,以便保护镜头。
PITAKA的手感不错,开孔精准度上也挺优秀的。
手机壳的厚度只有0.85mm,相对于防摔壳来说,这个厚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芳纶纤维手机壳除了好看、轻便的特点,这个手机壳还内置了引磁片,可以和自家的PITAKA MagEZ MountQi——磁吸无线充电车载支架配合使用。
我用过很多车载无线充电器,有感应的,也有磁吸的,感应的车载无线充电器比较友好,可以自动感应打开充电,不过我最早的那个已经坏了。
多数车载无线充电器需要配合一块铁片使用,多多少少让原本的手机壳看起来有些怪异,而且不稳固。
而 PITAKA 的无线充车载支架配合MagEZ Case手机壳,磁吸交互设计使用起来很方便。
正面小小巧巧的,磁吸充电部分也是碳纤维材质,大小和我的PD移动电源不相上下,这种精致的设计,不占空间,视觉感受也很好。
背面是散热孔洞以及万向节设计,内置了6000转/min散热风扇,保证了充电效率。
随机标配了空调出风口夹和3M底座,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下部一个标准的Type-C接口,顶部也有少量散热孔。
吸力很强劲,比如这个金属小收纳篮。
吸附自家的手机壳也是轻轻松松。
我将 PITAKA磁吸车载无线充电器放置到了汽车空调出风口,其实出风口吹出的冷风还可以帮助iPhone降温,毕竟导航+暴晒,iPhone很娇气的容易过热保护,这种事情我遇到过好几次了。
磁吸吸附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即放即充,吸力也非常强劲,还设计了防滑胶圈,就算开车途中路遇几个大坑也不用担心手机滑落。
无线充电过程USB电流表功率大约在10W左右,折损后基本能达到苹果的7.5W无线充电功率峰值。
下午4点58到5点09,导航开启的场景下从69%增加到75%,从5点09到5点23,电量从75%增加到81%,边充电边导航场景下没有太大压力。
总结
配件玩生态,全套芳纶纤维和碳纤维组合方式,PITAKA的理念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它的全套配件做工都不错,而且可以互相配合使用,设计风格也高度一致,,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你懂的。
好了,基本就这样了,iPhone 12也快上市了,目前流出的谍照图,如果不出意料,iPhone 11 系列的配件基本能和12通用,这也许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