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些上世纪的户外装备你认识吗?

2020-09-01新闻9

2020 年逐渐走向尾声,「Archive」这个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对从前的产品愈加感兴趣并了解,服饰演变的历史观也愈加饱满,这无疑是发达资讯这把双刃剑的有益一端。而「从不跟风」,稳定输出老美服饰文化的日本杂志《Lightning》旗下别册,热衷于按照主题将不同门类的产品进行归纳总结,其已超越普通杂志的概念,更像是一系列潮流历史教科书。

《Lightning》于 2019 年发行的一本特刊「Outdoor」,按照年代顺序罗列了从 1920s 至 1990s 期间的户外经典单品,展示户外装备演变轨迹。因为数量庞大,故特从 1970s~1990s 中(个人认为户外历史上最有魅力的三十年),精选出具有历史意义或极具特色的有趣产品,供各位山友品阅。

上世纪七十年代,科技服饰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今日的主流服饰科技开始崭露头角。

第一件介绍的产品,便是来自 Sierra Designs 的一款诞生于 70s 早期的 Double Tube Down Jacket。Double Tube,一种双层的羽绒服样式,外层使用了厚实的尼龙面料,内层的拉链也可以扣住,切断冷空气。不管从功能性还是造型感来看,这件单品放置今日仍具有独特魅力。

来到七十年代,就不得不提及 Rocky Mountain Featherbed。品牌在这段时光里「风生水起」,推出过大量优秀产品,其中最知名的单品,莫过于以印第安人所穿皮革斗篷为灵感,在肩部加入无缝线皮革育克(Yoke,上衣后肩位的裁片,连接肩缝与后幅)的羽绒马甲。如同品牌名,RMFB 产品就像羽毛床(Featherbed)一般舒适暖和,其防寒保暖性在当时首屈一指。

但你若是以为 RMFB 家只有印第安羽绒背心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民族风只是其造型美感的外衣,Rocky Mountain Featherbed 还是使用 GORE-TEX? 材料的先驱(这么一看,有点古早 Urban Outdoor 的意味)。

Leaf 承认,介绍这件 Holubar Inner Down Jacket 完全是因为它的颜值。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位「山系型男」暗藏心思——前襟有两排按扣,可以根据不同身型来改变衣服宽窄,这在普遍使用腰部抽绳的当时绝对算是一种力保美观的新奇方式。

这件来自 MIGHTY-MAC(注意,这里的 MIGHTY-MAC 可不是《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中的角色 Mighty Mac)的Packable Nylon Jacket,如其名「Packable」,在不穿着时可收纳成一条细长的腰封,系在腰间或斜背,收纳性与造型感 Max。

Patagonia 给人最深的印象总是来自其 Fleece(摇粒绒)产品,品牌其实从 70 年代后期开始,就逐渐发展出另一种名为 Pile Jacket 的绒毛夹克,为后来大名鼎鼎的 Retro Pile Cardigan 铺路。

当然 Pile Jacket 作为一种古早美式服饰产品,也深受日本品牌青睐。比如清水庆三老师的「钓鱼」品牌 South2 West8 的定番产品 Pile Jacket 便是打版自此。

这件 ADVENTURE 16 GORE-TEX? Down Jacket 也采用 Double Tube 双层设计,并且使用了 GORE-TEX? 面料,不过只分布在雨水接触最多的肩膀周围。这款单品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腋下拉链可以打开是口袋,可以装一些小物件(脑洞清奇)。

时间来到 80 年代,科技面料发展愈加成熟,户外方式也愈加繁多(此前户外产品应对场景多为登山),甚至延伸至工作场景。

这件 THE NORTH FACE Packable GORE-TEX? Parka,已经初具现代主流冲锋衣的雏形,采用了 GORE-TEX? 面料与可收纳的设计。通过与一枚手表的对比,你能感受到其折叠收纳后占据的体积已经非常小了。

还记得 Mountain Research 主理人小林节正最爱的是什么吗?忠实的山系读者此刻应该喊出那个响亮的答案——Columbia 的 Vintage 钓鱼马甲!盲猜这款 80s 的 Columbia GORE-TEX? Fishing Vest 应该也在小林老师的收藏中。

如上文提到的,户外服饰已不局限于运动场景,职业需要也成为设计灵感之一。这款专为户外摄影师量身打造的Photographer’s Vest 便是钓鱼马甲的变奏款,背后的长形口袋可以用来装三脚架(确实十分符合老法师的需求)。

Patagonia 这件为皮艇运动设计的 Paddling Jacket,采用黄色尼龙材质与蓝色潜水服(Wetsuit)材质拼接而成。

同样是为皮艇运动设计的 Patagonia Basic Paddling Pullover,也采用鲜艳色彩,不同材质拼接的设计。会不会哪天这些 Vintage 皮艇服成为 Kiko Kostadinov 的「借鉴」对象?Leaf 在这儿先立个 Flag。

这款采用了「老式防水面料」65/35 的 THE NORTH FACE Brooks Range 是当年 TNF 最高级的旗舰款羽绒服之一。有意思的是,兜帽还是分开售卖的……另外,固定拉链的魔术贴是方形的,内衬采用醒目的亮黄色,可以在视野不佳或遇难时反面穿着。

在 80s 中期推出的 Patagonia Snap-T,相信各位都不会陌生,时至今日仍是品牌的王牌产品。

Patagonia 家另一款龙头产品 Retro Pile Cardigan,在近两年尤为火热,哪怕是 Z 世代也难以忽略它的魅力。不过现在的 Retro-X Jacket 是于 2000 年复刻的革新款。私以为这件 1988 年发售的初代款式,更有味道。

提到摇粒绒,「好基友」THE NORTH FACE 的 Denali Jacket 也是鼎鼎大名。于 1989 年登场的这款 Fleece 单品,时至今日仍是 Supreme 等联名大家青睐的款式。

终于来到 90 年代,临近千禧,这段时间的产品开始带点 Y2K 的科幻味,也成为了时下流行的「机能风」的雏形。

这件发售于 1991 年的 Patagonia Snap-T 基于初代款,在左胸处增加了口袋。

而这件单品(同色)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木村拓哉同款」,大神在《美丽人生》中的驾驭,加上 Urban Outdoor 文化的蓬勃发展,让这件 Snap-T 在当年成为瞬间售罄的爆款。

Patagonia 90 年代为钓鱼设计的 Pack Vest,放进今日仍是搭配佳品。各部件拆解的玩法足够硬核,还配有说明书来介绍用法(现在机能小辈热衷的「仪式感」,都是当年这些户外老爷子玩剩下的)。

上世纪的传奇滑手 Scott Schmidt 从 1991 年开始与 THE NORTH FACE 合作推出的 STEEP TECH 系列,打造出多款适用于陡峭雪山、偏僻雪地或越野滑雪场的高机能滑雪装备。另外,该系列以山坡角度为灵感的标签,也十分有意思。

如其代表性的各代 AGENCY JACKET,设置了隐藏式口袋、耳机线通口等五花八门的功能。

而近些年,Supreme 与紫标就曾将这个传奇系列带回到年轻人的视野。

最后介绍的这款 Helly Hansen G-392 FANG JACKET,是 Leaf 最被种草的单品。其采用了自家开发的防水透湿面料 Helly-Tech Classic(诞生于 1986 年的一种三层防水系统),每一个部件都藏有设计,需要配合说明书才能懂得如何使用。

这些来自上世纪的户外装备,你认识几件?虽然大多数已经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但时下主流的户外装备都或多或少保留了它们的影子,这变相地体现出这些优秀户外产品的经典性。那么在这户外装备演变的历史中,你最喜欢哪个年代的什么单品?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若擅自使用,Mounster山系文化将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TEXT_LonLeaf

DESIGN_翁翁???

#穿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