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元代白釉碗赏鉴

2020-09-01新闻13

邢窑窑址位于今河北内丘,因古属邢州而得名,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在我国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历时九百多年。邢窑白瓷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使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后世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玉璧底碗是唐代中晚期,邢窑烧制的典型器物,整个器形为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形似倒置的尖顶斗笠,足部形似玉璧,因此该碗被称为玉璧底碗。

元代白瓷碗口沿外撇,碗口直斜切,圈足与北宋相比是矮圈足,高度只有北宋早、中期高足碗的五分之一,并且圈足较浅。斜弧腹,近底下垂,内底宽平,有的内底边缘与腹壁相交处有一圈凹弦纹。出现浅圆饼足,但数量不及圈足多,主要以矮圈足为主。元代初期圈足外壁与宋代相比,呈垂直状,基本没有外撇,并且切削不规整,比较粗糙。器壁由仰烧碗的下厚上薄换成中下部较薄、口沿较厚的“倒桩式”。

藏友的这只白釉碗敞口,底足。里满釉,外施釉不到底,足无釉。碗是生产量最大的一种日用器,南北各地瓷窑都普遍烧制,形制也大体相同。此碗器形完整,碗的胎壁厚重逐渐趋向轻薄,这种碗式符合元代的特征,也有类似邢窑的地方,但是因为元代邢窑出土的瓷器实在是太少,大家的认知还是存在偏差,在此提供出来也欢迎大家多学习多赏鉴。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