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广州公共文化场所防疫服务措施到位

2020-09-01新闻11

图书消毒机

广州图书馆进馆需要出示健康码和预约凭证。

广东省博物馆的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不可松,已成为常态。对于广州各图书馆和博物馆这样极受市民热爱的公共文化场馆来说,更是如此。日前,记者走访了广州图书馆、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发现防控期间各大文化场馆防疫服务措施到位,都采取了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分时限流等措施,同时也积极开展线上服务,多层面全方位地服务于市民。

图书馆:送书上门 配备自助消毒机

7月23日起,广州图书馆每日开放时间恢复正常(9:00-21:00,逢星期三闭馆),恢复开放自修区以及负一层出入口,对预约进馆读者开放负二层停车场。为保障读者身体健康,持续对每日进馆人数实行流量控制,并以网络实名分时段预约方式提供服务。

广州图书馆公共关系负责人曾茜介绍,广州图书馆目前采取这样的方式:首先,每日进馆人数总量控制在8000人,同时在馆人数控制在3000人以内。1位成人可以携同2位12岁以下未成年人进馆,建议婴幼儿文献由监护人代借代还。其次,以网络实名分时段预约方式提供服务。

此外,广图增加外借文献续借次数,但建议错峰到馆办理借还书,欢迎使用“送书上门”服务。同时,温馨提醒大家:避免馆内人员密集,借阅人员请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西门入口经过预约验证和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进馆。进馆人员需全程佩戴口罩。

对于馆内的防疫保障措施,广图坚持严格执行场馆通风、场馆消毒、文献消毒以及个人防护措施。服务区域全面开门、开窗,中庭屋面天窗开启,加强自然通风效果;关闭空调系统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优化室内空气质量,定期对空调新风滤网进行清洗消毒。按专业指引对公共服务区域、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并对重点区域和常用设备设施进行定时消毒。此外,广图采用专业设备对流通文献进行消毒杀菌;配备自助消毒机,欢迎外借文献时自助消毒。洗手间、茶水间均配备含抑菌功能的清洁用品,公共服务区域配置免洗洗手液。

此外,广州图书馆也开展了多场线上的直播讲座和展览,贯彻落实“有序、有限、安全、云端”的方针加强防控。

博物馆:日常防控规范化 强化应急能力

目前广州本地各大博物馆在疫情防控方面继续保持着严整有序、一丝不苟的做法。

广东省博物馆负责人表示,这次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使大家认识到,提升博物馆行业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至关重要,要及早预警,及时布控。一些博物馆自发或联合社会力量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总体要求,在农讲所旧址正门、大院正门设置了3-5条1米线、提醒游客戴口罩、穗康码核验、体温检测、身份登记,采购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张贴防疫宣传海报;对于日常开放和临时展览的预约方式、服务项目等内容提前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告;确保员工健康上岗,尤其高度关注讲解、保安、保洁等服务岗位人员的自身防疫安全。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党员干部除做好馆内的日常防控外,踊跃参加志愿队伍,参与值岗、测量体温、巡查社区等工作,在基层抗疫阻击战中发挥模范作用;并积极参加越秀区组织的协助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到流花街道,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包括防疫设施、用品等帮助。

记者从广州博物馆方面了解到,恢复开馆之后,馆方按照有关上级部门的指导和要求,逐一落实设备和人员,做到安全有序开放。入口处配备红外低温测试仪,安排专人通过测量体温对游客进行首次健康状况筛查。设置记录台账并做好相关建档工作,推进防疫工作规范化。

创新:积极开展线上服务

南越王宫博物馆今年3月重新开放,博物馆人以“文物图片+卡通图”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将疫情防控与文物创新地融合在一起。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现每日接待量为850人次。馆方每年三大品牌活动,因应疫情而转为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暑期“广州少年诗词会”线下招募青少年参加,线上进行培训,比赛以录播形式进行。在做好日常防控的前提下,保持博物馆服务功能不弱化。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提高防控效率,如通过入口处设置的人脸识别红外线测温及身份验证仪,对观众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份认证,有效防控和保障可追溯,切实保障安全的参观环境。同时对综合楼及主体陈列楼区域的洗手间进行改造升级,加设第三卫生间及母婴室,优化环境卫生,调整卫生间内部布局流线及洗手间比例,有效改善人流聚集现象,降低感染风险。增设人脸识别自助存储柜,极大地提高了公众服务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记者孙珺、卜松竹、杨耀烨 通讯员柯楚彬、王薇、黄苏哲、 陈何毅、林晖、李京花)

#新冠肺炎_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