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何说:裕仁天皇的投降,拯救了日本的将来?若不投降后果很严重

2020-07-19新闻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涉及国家最多、牵连地区最广、损失最为严重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社会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使得大量无辜百姓死亡,城市毁于一旦。

在这之后,日本政府发出公告,正式宣布投降。美国此举,不仅意味着二战结束,维护了世界的和平,更是拯救了日本的未来。

话说,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研制出三枚原子弹。不久之后,美国向日本发出警告,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在当时,日本并不知道美国这是在暗示即将使用原子弹,便拒绝了它的要求。于是,七月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使用原子弹。他说:“我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选择机会,投放原子弹吧。”

1945年8月6日,美国空军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但是,几天过去了,日本尚未投降。于是,美国再向长崎投放了第二颗原子弹。几分钟之内,十几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房屋破坏率高达70%,七万多人因为来不及逃跑而丧命,30%的百姓无家可归。就这样,日本的生活水平骤降为战前的35%。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因为原子弹,日本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财产。

都知道,天皇在日本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天皇的许可,日本才会发动了侵略战争,加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队伍中,成为了一个法西斯国家。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日本人十分恐慌和害怕。于是,经过几天的商议之后,日本领导人决定投降。

一周后,裕仁天皇对外发表投降演讲,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玉音诏书”。

“朕深鉴世界之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臣民。

朕使帝国政府,对美、英、中、苏四国,通告受诺其共同宣言旨。

......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次演讲极大地改变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和日本人的命运。在演讲中,除了投降之外,天皇还向国民阐述了日本将来的发展道路,传达了和平的理念。

他说道:

“我已经下令让相关部门和其它国家接触谈判,希望他们能够允许我们无条件投降。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日本一直坚持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将人民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虽然,敌人向我们使用了原子弹,令我们痛失了亲人,但是,为了大局着想,减少伤亡,我们应该放下武器,跟他们握手言和。虽然,日本现在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痛苦,但是,我们始终相信,我们必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为了迎接这个未来,我们必须讲文明,树立新风尚,努力跟上时代的发展。”

当然,“玉音诏书”中还有一句值得深思,那就是:

“......而尚继续交战,终招来我民族之灭亡,延可破却人类文明。如斯,朕何以保亿兆赤子、谢皇祖皇宗之神灵?是朕所以使帝国政府应共同宣言也。”

其实,连日本高层也意识到了,若再不投降的话,日本别灭族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过去,日本人一直坚持极端军国主义思想,不断向外扩张,比如:二十世纪中期的太平洋战争,这是日本理念的外在表现。在这场战争中,两千多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日本死亡了310万人。战争失败后,日本社会一片萧条。在人们看来,面对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死来维护国家的尊严。

于是,日本国内不断上演着死亡的戏码。根据当时的报道显示,当时的日本到处都是尸体,人民失去了继续生存的信念。因此,当天皇发布诏书后,许多传统的日本人根本无法接受日本投降这一事实。不过,通过这次演讲,日本人开始信奉天皇所说的和平理念,成功扭转了战后局势。

为了表示日本投降的诚意,天皇让自己的随行部队在投降那天全部卸下装备。由此,二战正式宣布落幕。

虽然战争结束了,但其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据统计,当时大概有两百多万日本士兵和移民被迫滞留它国。其中,三十多万士兵融入到当地生活再也不能回到日本;约七万名士兵加入中国革命军参与中国内战;五万日本人死于西伯利亚;而驻扎在苏联的一百六十万日军,则被当地军队收编被迫做起了劳工。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日本本国,还是对世界,其扩张性的侵略行为,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惨重伤亡与教训,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得不到发展。当裕仁天皇宣布投降诏书后,战争终于结束,百姓终于脱离苦海,日本极端军国主义也就此结束。同时,天皇在诏书中所传达的理念,也开辟了日本思想的新形态,为日本战后社会重建、经济迅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由此可见,裕仁天皇的演讲不仅结束了战争,还重塑了日本人的思想,促进了当代的和平与民主。

现今,二战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法改变的,尤其是对人心理的摧残,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所以,我们必须以史为鉴,时刻提醒自己,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免受欺负;只有国家强大,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参考资料:

【《世界近现代史》、《天皇制与近代日本政治》、《二战风云人物》】

#抗日战争#日本#裕仁天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