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被疫情困在家中上网课的"神兽"们,终于回到学校上课了。至于孩子们的心情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长们一定十分开心,因为熊孩子们回到学校,家长们就可以结束鸡飞狗跳的生活了。
如今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也已经成为了所有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但其实因《百家讲坛》而名动天下的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十几年前就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小时候越老实的孩子,长大便越没出息。
这并非信口雌黄,而是有理有据的。作为历史学者,易中天以曹操的成长经历作为例证。曹操小时候就是一个妥妥的熊孩子,但长大之后他却成为了三国时期雄踞一方的霸主。
熊孩子曹操
提起曹操,大家可能更多想到的是电视剧中刻画的奸诈、狡猾、疑心病重等负面形象,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不仅有雄才大略,还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一位治国安邦的文武全才;拥簇也是众多,李瓒称赞他为:"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就连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李世民也是对他称赞有加。
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朝廷内为官,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所以以现在眼光来看,曹操就是一个官二代兼富二代,而生活优越的他自然从小不爱读书,整天只顾着与小伙伴们一起捉弄别人。
曹操整日游手好闲,他的叔父看在眼里十分担心,所以经常向曹操的父亲报告曹操所做的"坏事",每次父亲听完曹操叔父的话,都会惩罚曹操,并且给他关上几天禁闭。喜欢玩闹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将好动的曹操关在屋子里,简直让他生不如死,自然他也就十分讨厌那个爱打小报告的叔父。后来曹操想到了一个办法,完美的解决了叔父的事情。
捉弄叔父
有一天走在路上的曹操碰到了自己的叔父,看到他过来后曹操立刻影帝附体,装起了中风之人。叔父一看到侄子出现异常,马上就向曹操的父亲报告。结果等兄弟二人来到曹操面前时,曹操已经同正常人一样,还坚决不承认自己有过中风的症状。
更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还趁机在父亲面前倒打叔父一耙,说叔父是因为他平时太过淘气,才故意编排自己,想让父亲更严格管教我。
曹操这一顿神操作,果然将父亲对叔父的信任程度直接降为零,之后不论叔父如何向父亲报告曹操的情况,父亲都不再相信。而曹操的日子过得更加舒心,也更加随心所欲了。
淘气也代表着聪明
或许大多数人会认为曹操这种行为不太妥当,叔父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侄子才会对他严格。确实,年纪尚轻的曹操还不太懂得叔父的良苦用心,可除此之外,我们来看曹操的处理办法,无不显示着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曹操没有想着直接去改变父亲和叔父,也没有向父亲和叔父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自己用计设了一个圈套,让父亲以直观的感受来降低对叔父的信任。这样一来无论以后叔父如何打自己的小报告,父亲都会想到今天的事情,曹操也就可以从叔父的魔掌之中解脱出来,再也不用担心受到父亲的责罚。
年纪轻轻的曹操就已经可以冷静的分析问题,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可以说,在淘气的另一面是聪明才智的外现,而这份心智在当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之中的局面中显然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的。作为对比,与曹操的淘气相比,他的同学袁绍日后的成就则就相去甚远了。
而在此后,"放纵、淘气"的曹操,20岁举孝廉为官,后讨伐董卓、镇压黄巾军,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成就何其壮哉!
回过头来看,若是没有这些从小培养的机敏、狡黠本领,曹操又如何能称霸一方、建功立业,又如何能保全自己身家性命呢?
易中天观点被验证
当时易中天提出淘气的孩子有出息时,许多家长都持反对意见,在他们心中孩子如此不听话,长大之后岂不是会越来越难管,不走上邪路就已经很费力了,又怎么会有出息呢?
事实上,在历史上如曹操的事例也绝非孤例,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学家也是例证。
而随着科学研究的开展,国内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小时候越是淘气的孩子,他的创造能力更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因为他们小时候总惹祸,惹祸之后就要想出解决办法。他们不是想着如何撒谎骗过父母,就是想着如何取得父母的原谅,其实这样一个过程也是在锻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身为父母只要合理引导就好。
而反之越老实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家长很省心,但实际上这种孩子大多做事是死板,不懂如何变通,而且缺乏创新意识。如果一直持续这种性格长大之后,则很难应对社会上各种层出不穷的考验,自然也就很难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父母批评孩子时,有的孩子会沉默不语,有的孩子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基本上作为家长都喜欢第一种不说话的孩子,但实际上第二种"还嘴"的孩子更早的形成了自己独立思考的体系,也更善于发表自己的言论。
在与父母"还嘴"的过程中,孩子无形之下增加了与父母的感情,还释放出了心里的压力,虽然被父母教育了,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父子之间的交流,亲子感情也增加了。而被骂时沉默的孩子,往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会对父母有怨恨,甚至青春期时极易出现各种过激的行为。
总结: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淘气不听话还会还嘴,那么恭喜你,只要好好引导,你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不要过分忧虑,多咨询专家多去查阅资料,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一定会让孩子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