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三国早期也算一个大人物,他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从他的曾祖父起,袁家四代人里就有五个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做到三公之上,因为出了这么多大官,袁氏家族非常有名,甚至有“四世三公”的称号。袁绍早期的确做过许多事,任过中军校尉,司隶校尉,还指挥过杀宦官的行动。在初平元年(190年),他因为与董卓对抗,被人们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曹操、刘备和孙权还没有崛起的时候,袁绍就已经占领了冀州,然后夺得了青、并二州,在建安四年(199年)的时候,他击败了公孙瓒,终于统一了河北,在当时,袁绍的势力是河北最大的一支。不过,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打败,之后在平定冀州之乱后,袁绍因病去世。
袁绍的光芒出现在三国鼎立之前,而且在魏蜀吴还没有形成鼎立之势时他的势力已经开始没落了,为什么他会这么早没落呢?
其实这与袁绍的眼界有关,他最失误的地方就是与公孙瓒对决。
袁绍无论家世背景实力,都是当时的佼佼者,再加上他能力出众,身边也有不少出众的人才追随,在184年黄巾暴动,他借着这个机会大出风头,成为人们推崇的领袖人物,后来他与董卓发生分歧,不过他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董卓的暴力,人们都站在袁绍这边,所以他的实力在那时还是很强的。在讨伐董卓之后,袁绍得了许多资源丰富的宝地,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们生活安逸,黄河以北的百姓见袁绍治国有方,老百姓丰衣足食,都非常羡慕,甚至纷纷投到他旗下,如果袁绍能够继续以这种方式统治国家,他的实力一定会慢慢强大起来,但是,他却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野心。
公孙瓒统辖的几个城池离袁绍的非常近,他时常觉得公孙瓒对自己有威胁,于是出兵讨伐他。灭掉公孙瓒之后,袁绍的确获得了青州和幽州这两个物产丰富的地方,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并不是打下来就可以了,袁绍还要把自己的兵力分出来,去保住这两个城池,以免被人夺了去。更要命的是,这两座城池的地形并不险恶,易攻难守,如果要保住青州和幽州,就得派重兵把守。袁绍在打公孙瓒的时候已经消耗了极大的兵力,如今又要分出一部分来守青州和幽州,那他的实力就渐渐被削弱了。兵力不足,是他最致命的缺陷。此时的袁绍看着十分辉煌,其实这是他的顶峰也是他衰弱的开始。
为了增强军队实力,袁绍不断地征兵,苦心训练他们,但这些之前大多是农民,短时间内无法让他们增强战斗力,所以在官渡之战时,这些经验不足的士兵自然只有挨打的份了。在这一场仗里,袁绍被曹操打败,其实这是必然的,因为此时的袁绍不管在人力和物力上,都不能与曹操相提并论了,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地步,所以曹操才能打败袁绍,而此时的袁绍也已病重,他也醒悟了过来,认识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出现了错误,因而十分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