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曾是制作千层酥下脚料 如今是最时髦土特产 蝴蝶酥好吃得起飞了

2020-09-01新闻26

这个星期工作特别忙,我和公司的小伙伴们有好几天都是晚上九,十点钟才下班。到了周五,整个人都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不过,一个意外的惊喜打破了办公室里的紧张和沉闷:部门领导看我们需要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鼓励,特意买来下午茶。人手一杯奶茶,还有一大盒蝴蝶酥。

说实话,这个星期我连三餐都是应付着吃的,甜点和零食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从盒里拿起蝴蝶酥,一口就咬下来。千层酥皮入口即化,大粒的砂糖粒在齿间摩擦出的甜和黄油的香,好像瞬间转化成无穷的能量,让我的味觉迷失在幸福的丛林中。

我第一次见识到蝴蝶酥的美妙,还是在几年前。我的姑姑每次从上海出差来北京,都会给我带上海的特产和零食:从大白兔奶糖到五香豆,从秋梨膏再到花生牛轧,好像是一部海派零食的发展史。不过那一次,姑姑带来的是一大盒瑞士曲奇饼和一大包蝴蝶酥。妈妈问姑姑:"大老远的,背这些东西干什么?"姑姑则说,这两样东西都是在国际饭店买的,在上海时髦得很,每天买的人要排长长的队。

姑姑说话向来很实在,她说的好东西从来不掺水。我看到玻璃纸包装着的蝴蝶酥,黄金油润,上面挂着晶莹的砂糖粒儿。面团从中间向外翻卷成蝴蝶翅膀的样子,很是好看。我解开袋子顶端的丝带,一股黄油的香味顿时冲了出来。拿一个放在嘴里,油油酥酥的感觉非常美妙,如果按照专业美食家的标准来形容的话,蝴蝶酥既有中式酥皮点心的千层松脆,又有西式甜点的黄油麦香,加上优雅而讨喜的形状,难怪能成为新一代上海特产。

要说这出产蝴蝶酥的上海国际饭店在上海的知名度本来就不低,饭店的西饼屋里,永远是外地游客和本地阿姨挤在一起,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蝴蝶酥。上海有东方巴黎的美名,早在上世纪上半叶,蝴蝶酥就已经传入上海。除了国际饭店之外,静安区的"凯司令"和著名的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出品的蝴蝶酥,也成为几代人生命中难忘的高光点。

至于蝴蝶酥在它的诞生地法国究竟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蝴蝶酥是法式千层酥的边角料。制作法式千层酥皮的时候,因为会大量切边,所以留下很多碎条。为了不浪费,巧手的法国大厨们把这些酥皮擀长薄片,从两边往中间卷成卷,切成片之后撒上砂糖,放在烤箱里一烤。花式蝴蝶酥就做好了。

因为酥皮是中西两种饮食文化都共同推崇的点心做法,蝴蝶酥既不需要发酵,没有太多的奶油,制作的工艺相对简单,它很快在中国扎下根来。把切好的酥皮卷整齐摆在烤盘上放进烤箱,看着它们慢慢膨胀起来,好像是伸展着双翅的蝴蝶。刚出炉的蝴蝶酥颜色金黄,半融化状态的的砂糖粒闪着棕褐色的光。在大大小小的西饼店中,老远就能闻到蝴蝶酥的黄油奶香,没有几个人能禁得住这样的诱惑。

虽然很多糕点都是刚出炉时最好吃,但是蝴蝶酥的最佳赏味时间却是在一小时之后。在逐渐冷却的过程中,黄油和糖会让千层酥皮会变得更加松脆。咬上一口,绝对让你终身难忘。

#吃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