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53岁男子吃降压药10年,查出尿毒症,医生:只因忽略了1件事

2020-08-31新闻6

53岁徐先生,10年前诊断高血压,一直服用降压药。

近日因为自感乏力、面色发黄、身体浮肿不适,遂入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该患者自述近10年来血压一直控制得挺好,然而该男子自从第一次在医院确诊高血压并一直服用依那普利,后未再入院复查过相关指标。

问题来了:依那普利为何会导致尿毒症?该类降压药的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依那普利为何会导致尿毒症?只因忽略了定期复诊检查指标

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为了方便记忆,我们通常称之为普利类降压药。据循证医学证实,普利类降压药为降低肾病患者尿毒症风险最有效的一类药物。然而,该类护肾药物被视为一把双刃剑,用在不适宜的患者身上,也可能成为伤肾的凶手!

因为肾脏是一个血流很丰富的脏器,对于一些年龄大、血管弹性下降、本身就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服用普利类降压药后,反而会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如持续升高,可引起急性肾衰竭,甚至导致尿毒症。

因此医生忠告:长期服用普利类降压药物,千万不要忽略了定期复查指标,否则可能血肌酐升高,都不知道,继续服药,导致肾衰乃至尿毒症悲剧!

普利类降压药的主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引起血肌酐升高。尤其是老年人第一次使用该类药物可从小剂量开始,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肌酐。当升高幅度超过原来水平的30%以上,且呈现持续升高,应及时停药,在医师的指导下试用其他类降压药物。

(2) 引起高血钾。应注意定期监测血钾。

(3) 引起干咳。发生率为1%以上,亚洲人群发生率更高。当出现难以忍受的干咳应当怀疑为该药的副作用,并及时告知医师,在医师的指导下换用沙坦类降压药。

除了以上提到的副作用外,血管神经性水肿,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不适,头痛、皮疹等,也值得引起注意。

结语

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是终身的。综上所述,对于肾功能良好的患者,普利类药物可保护肾脏延缓肾衰;但是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却可导致尿毒症等不良结局。那么,除了生活中应注意的细节外,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普利类药物的时候,不能只盯着血压水平,还应注意定期咨询医师,复查血肌酐、血钾等相关指标,了解身体的变化过程,做到及时调整药物。

#心脑血管#尿毒症#高血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