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街这2条「隐世小巷」,景美人少,低调得让人心疼

2020-08-31新闻9

裴巷、花巷、水门巷

泉州不缺久负盛名的巷子

当然,也有不少低调的小巷

它们鲜少被人提及

有的甚至没有被相关书籍收录

却也饱经沧桑、充满故事

只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

/

西街 · 帽巷 · 螺珠巷

小巷之旅

正式开始

北抵西街,南接通政巷,100米的螺珠巷和130米的帽巷,巷口相对,生活气息浓厚。

帽巷虽与热闹的西街相连,却因巷口狭小,很难引起过路人注意。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巷内独守一份宁静。

而在帽巷后的螺珠巷更加安静。巷子两边皆是古厝,巷宽仅1.2米,除了居民,很少有人会从这儿经过。

两条巷子加起来不足250米,不长,却不乏亮点。

???????

帽巷15号是一座经典的洋楼,据说这栋洋楼是越南华侨蔡光远设计,1933年修建完毕后,蔡光远的妻儿便居住于此。

后因抗战时期避难,妻儿一同前往越南,这栋别墅在1950年-1970年,则由蔡光远的侄子蔡钦成打理。

蔡光远一生虽未曾在别墅内住过,却一直在心里记挂着它。老先生临终前唯一遗言便是要全力保存在帽巷的这栋听桐别墅,可见,其在先生心里的份量之重。

螺珠巷11号和13号是两栋兄弟楼,外观相差无几。在泉州,这种并排而建的兄弟楼并不少见。

据说房子建造时,专程请来了惠安的工匠师傅,部分加工原料还是从南洋运来的。虽然房子距今已有83年历史,但从外观上看,依然十分气派。

抗战时期,兄弟楼还是附近居民躲避轰炸的避难所,这么多年,一直有人居住打理,大概这也是房子依然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说到螺珠巷,不少人想到的便是刘志强医生。平时在市区北京同仁堂坐镇,家里也有几张理疗床,不少患者慕名而来。

作为泉州有名的中医,刘先生不仅医术精湛,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颇深,对书法尤为喜爱,就连家门口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

帽巷14号大门向东,有一条很深很深的支巷。住在巷底的是6号和8号,庭院深深深几许,说的莫不过就是如此。

巷子很长,不太好打理。爬山虎爬满墙壁,果子也压弯了枝头,母猫带着小猫在这居住,和巷外热闹的西街相比,恍如另外一个世界。

两条鲜少被游客光顾的小巷,居民有着同样的浪漫,家门口种着花草,夏日傍晚搬出几张竹椅,惬意的生活不外乎如此。

///

倘若有天来西街,不妨来帽巷和螺珠巷溜达溜达,加起来还不足250米的小巷,没有多长,却值得慢步欣赏。

编辑/摄影 | 虾米

- 微泉州 出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