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印军派“光辉”上前线,对阵巴基斯坦的“枭龙”,打得过吗?

2020-08-31新闻7

此前印度针对边境问题可谓是花招百出:六月在边境地区的冲突中吃亏之后,印度开启了"疯狂买买买"模式,美、俄、法、以因此都大赚了一笔;为了在边境问题上获得军事优势,印度更是把"家底"都拉向了高原,什么苏-30MKI,作为舰载机用的米格-29K,紧急订购的"阵风"也是刚落地就驶向了边境。印度盲目堆砌军备的做法恰是因为其对自身实力不自信。如今,印度空军终于将自家研制了四十余年的"光辉"战斗机拉上前线了。

(LCA"光辉"战斗机)

根据环球网8月20日援引 The Print 网站的消息,印度空军在印巴边境的西部前线部署了印度国产LCA"光辉"轻型战斗机,这被印度视作是其国产战斗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据悉,本次部署的"光辉"战斗机是印度空军首支"光辉"战斗机中队。对于印军的国产战机,印度总理莫迪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个月前,巴基斯坦空军在斯卡杜基地进行了JF-17(枭龙)战斗机的紧急出动演练。本次印度部署"光辉"战斗机,对阵"枭龙"之意很明显。

(JF-17在巴基斯坦斯卡杜基地起飞)

众所周知,印度"光辉"战斗机"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69年。确定研制计划是在1987年,邀请的法国达索公司作为技术顾问来研制轻型战斗机。期间的研制历程也是坎坷不断:1993年第一阶段试验,试验机因技术故障导致试飞失败,后续好不容易试飞成功,但是多项指标并未合格。印军也是心大,尽管"光辉"战机的试验过程存在明显问题,印度空军在2005年仍然订购了40架。到2013年,"光辉"的最后一架原型机试飞成功,"光辉"才算研究完成,并于2015年进行交付。

(LCA舰载机进行试飞)

看"光辉"战机的成长史,简直可以用"励志"来形容:印度从无到有,历时四十余年的研制计划,终于将战机研制成功。但战争不是励志剧,耗费如此长的时间,"光辉"战机真的能具备对阵"枭龙"的能力吗?

拿 "光辉"目前可量产的版本Mark1来说,空重6500kg,最大起飞重量13200kg,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6马赫,最大航程达到了3000km。而"枭龙"Block2在最大起飞重量上稍逊,为12700kg,但是得益于出色的动力装置,在速度表现上略优于"光辉"。同时因为"枭龙"的载油量和引擎耗油率方面不如"光辉",在最大航程和作战半径方面也会不如"光辉"。

(巴基斯坦的JF-17Block2)

"光辉"和"枭龙"定位是相同的。但实际作战当中,"枭龙"得益于SD-10A中距空空导弹,会比搭载 "德比"中距空空导弹的"光辉"更优,所以就作战性能方面,"枭龙"战机要占据优势。

在雷达方面,光辉战斗机采用了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EL/M-2032多模多普勒脉冲雷达,使其能够具备高达150公里的空中扫描和跟踪能力与极佳的对地/对海精准搜索与定位的能力。JF-17 Block2战机装备KLJ-7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进行多达40个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标的监视。装备在"枭龙"上的雷达系统性能不输于LCA的西方航电系统。

巴基斯坦一个月前进行的JF-17战机演习,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战机挂载了副油箱和多种空空导弹。这意味着JF-17的续航能力和作战能力将被提升。对阵"光辉","枭龙"的优势也会拉大。

("光辉"LCA战斗机)

事实上,印度对于国产武器一直有着"买而不用"的态度,无论是仅有124辆国产"阿琼"坦克的陆军,还是迄今还未海试的航母,印军不是不想用,而是实在是不敢用(可靠性太低),有的也是太慢了,来不及用。印度国产武器不受印度军队待见,根源还是在国内积弱的国防工业。印度急于在世界军事大国之列站稳脚跟,但国防工业却跟不上印度的野心,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即使"光辉"战斗机纸面数据和"枭龙"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却有不小的差距。

(枭龙Block2战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印军调往前线的是印度空军首支"光辉"战斗机中队,即第45中队,他们列装的是原始版本的"光辉",只具备初始作战能力(IOC),并不具备完全作战能力(FOC),印度直到今年3月17日首飞的第17架量产版"光辉"Mark1才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可以使用超视距空空导弹并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也就是说,第45中队装备的还是只能近距狗斗的原始版"光辉",既无法发射超视距导弹,也无法空中加油,这样的作战能力,只有被巴军枭龙"虐"的份儿。

#武器装备#轻型战斗机#光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