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第一回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人称“刘关张”,开创了蜀汉基业。如果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是曹操,不是刘备,“曹关张”结果如何?他俩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为之鞍前马后,能混得更好吗?答案是否定的。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从曹操称魏王前、称魏王后两个时期分析如下。
曹操称魏王前
曹操是一个爱才如命,曾倒履相迎从袁绍那边投奔而来的许攸,奠定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他听说刘备在新野得到一个名叫“单福”的人才,感叹人才怎么都到刘备身边了;他赞扬关羽温酒斩华雄、一刀秒杀颜良、三合诛文丑;他听关羽说他的三弟张飞张翼德也是“万人敌”,在自己衣袖记下张飞的名字;他长坂坡下令禁止放箭,欲收服常山赵子龙。
像曹操这样一位爱才之人,如果“万人敌”关羽和张飞和他结拜,为之驰骋沙场,曹操估计睡觉都能笑了。曹操的大将主要分为曹魏宗亲“八骁骑”和“五子良将”。假设关羽和和张飞和曹操结拜,追随曹操,宗亲八骁骑的地位不能撼动,而“五子良将”就危险了。不出意外,关羽和张飞能取代“五子良将”中的前两名,即张辽和乐进,将张郃和徐晃挤出“五子良将”。这不是痴人说梦,是真的可能的,证据如下。
土山之上,关羽和曹操“约定三事”后,曾短暂跟随曹操。不久,颜良奉袁绍之命,大举进攻曹操。在颜良面前,曹操手下大将宋宪、魏续先后被斩于马下,徐晃二十回合败归本阵,曹营“诸将栗然”。不得已,在谋士程昱的举荐下,曹操请来关公助阵。关羽骑着赤兔马,快马加鞭,赶到白马坡,二话不说,风驰电掣般冲下山坡,赶到颜良面前,手起刀落,搞定令曹营“诸将栗然”的颜良。后延津之战中,关羽三合战败文丑,紧追不舍,从背后手起刀落,诛杀文丑。这两战,关羽干净利落,是曹营诸将所不能比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
试问,哪个老板不喜欢像关羽这样的高级人才,观敌将首级如“插标卖首”,轻轻松松搞定别人办不到的事。张飞作为关羽的三弟,勇猛不亚于他,曾多次越级挑战温侯吕布不落下风,长坂坡喝断当阳桥,吓退曹军。张飞的英雄事迹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说了。
因此,如果关羽和张飞跟随曹操,是会受到重用的,不次于在刘备身边的成就。或许,关羽和张飞跟随曹操,征战沙场,平定天下 ,也未可知。
曹操称魏王后
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加九锡,享有“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这时的曹操已经与之前为复兴汉室江山的时候,判若两人,逐渐走上了奸臣的道路。楚汉之争中,刘邦战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分封了八个异性诸侯王。后来朝政稳定,刘邦找借口逐一剪除这些异姓王,分封自己刘姓子孙为王,镇守各地,并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核心为“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现在,曹操公然违背汉朝祖训,强迫汉献帝封其为魏王。曹操称魏王,这就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摆着要挑战汉朝威信,想要取而代之。曹操虽然一生为汉臣,没有跨出那一步,可是他为自己的儿子曹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差临门一脚。曹操刚刚去世,曹丕继承魏王,屁股还没坐热,就忙着逼迫汉献帝刘协仿效三皇五帝,退位让贤。
曹操称魏王时,他的“忠臣”荀彧强烈反对,力劝曹操“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放弃称王的想法。曹操听了,大为不满,送给荀彧一个食盒。荀彧打开食盒,空无一物,预示天下已经没有汉禄可食,知道这是曹操让其自尽。就这样,荀彧为捍卫汉室正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岁。”
关羽和张飞都是复兴汉室江山的忠实执行者,如果跟随曹操复兴汉室江山,任劳任怨,死而无憾。但是,曹操违背自己的初衷,将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现在还要公然称魏王,意在皇位。关羽和张飞也会像荀彧一样,反对曹操,挑起反对曹操,护卫汉献帝的大旗。可能此时天下已归曹操,关羽和张飞怎么反,能撼动曹操吗?结果显然是不容乐观的。关羽和张飞势单力薄,迟早会被曹操消灭。
总结:如果关羽和张飞和曹操桃园结拜,跟随曹操,在其称魏王前,肯定会受到重用,是其左膀右臂。在曹操称魏王后,关羽和张飞必然不会苟同,趋炎附势,会捍卫汉室江山,举起反对魏王曹操的大旗。关羽和张飞势单力薄,很有可能失败,身首异处,落得和荀彧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