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江阴高新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2020-08-31新闻4

图片来源:江阴高新区

陈海叶 本报记者 刘琴

立足高新区,辐射全江阴。江阴高新区一体化双创服务平台自2018年5月正式启用以来,通过2年运行,集线上线下、区内区外、境内境外于一体的全要素双创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为广大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完善周到的“双创店小二”服务。

“双创服务平台是江阴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产物,它能够集聚优质科技服务资源,建设双创服务大网格,全面优化双创生态。”江阴市委常委,江阴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表示。

线下服务中心:

只进“一道门”

近日,江阴高新区举办第五期“双创菁英荟”人才沙龙活动,来自各行业领域的30余名高层次人才汇聚一堂,分享创业故事、交流创新经验。现场同步对国家重大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计划”、无锡“太湖人才计划”、江阴“暨阳英才计划”等政策进行解读,让高层次人才深入了解相关配套政策,助力双创之路更加顺畅。

“人才沙龙活动对我们的创新创业很有帮助,它能一次性地把社会融资、政府财政资金、政策配套等方面的支持推荐给我们,助力我们更好地发展。”江阴捷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佳楠说。

据悉,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人才沙龙活动已举办5期,成为高层次人才了解政策、拓宽朋友圈、接受服务的广阔平台。而人才沙龙活动则是园区致力打造“双创菁英荟”人才服务品牌的典型代表。

“双创菁英荟”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借助各类科技人才资源力量,为企业、人才提供各类服务。2019年,园区邀请金融、税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领域的专家举办各类双创活动10余期,直接服务各类人才600余人次。

线下服务中心包括建设促进服务中心和创新创业服务广场,除定期不定期的举办“双创菁英荟”等品牌活动外,常态的双创服务功能日益多元化。

据悉,建设促进服务中心下设企业认定、科技金融、创新研发、知识产权、项目申报、统计受理、人才服务、载体管理8个窗口服务区,2019年服务企业超1000家次。今年5月,建设促进服务中心与江阴市司法局合作,优化设立了江阴高新区公益法律服务点;与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设立了江阴高新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为园区创新创业提供法律护航保障。

创新创业服务广场线下首批引进9家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和服务特色,为江阴高新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工商代理、财务代理、税务代理等科技中介服务。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平台以来,已走访园区企业超1000家次,对接有效服务企业820余家次;协助企业对接金融机构30家次,融资6534万元,意向融资51160万元。

“没想到来江阴第一天,就把公司办下来了!”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Truls教授惊讶万分。2020年1月13日上午,Truls教授匆匆赶到江阴,当天中午便领取到营业执照,下午刻好公章,第二天完成税务登记与银行开户,两天时间即把江阴首家中国自然人出资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工作及时无误地完成了。

“这其中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江阴市首一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高效工作。得知Truls教授在中国只有3天时间,公司提前与工商、商务、税务、银行等部门沟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双创服务广场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体系:

下好 “先手棋”

近日,江阴市春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操作半自动机器,生产直径更小的不锈钢拉丝;而产品研发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尝试研发不锈钢新材料产品。这家传统的金属制品企业,如今随处可见创新因子,这得益于江阴高新区双创服务平台入驻机构——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阴分中心对该公司的鼎力相助。

“江阴分中心了解到我们企业急需提升不锈钢拉丝产品的技术含量,便把我们的需求转达给高校,最终让我们对接上南京工程学院,让产品得以在高校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春瑞金属制品公司总经理翁海青说。在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阴分中心的牵线搭桥下,南京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领域的专家专程来到春瑞金属制品公司实地考察,并迅速与该公司签订了“医用不锈钢线产品”的技术开发合作。未来,双方还将在人才培养、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双赢。

作为江阴高新区双创服务平台服务企业的“先手棋”,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江阴分中心通过上门服务,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合同登记、科技成果交易、专利转让、跨国技术转移等服务。该中心运行以来,已累计走访园区企业300余家,摸清技术、人才、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需求,为110家企业提供产学研、技术转移、人才、融资等服务对接,助力企业双创工作找准发展方向;根据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带领科技企业负责人50余人次,先后赴西安交大、浙江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接,今年已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1项。在一系列扎实的举措推进下,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园区分别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37亿元、13.8亿元。

2019年年初,为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双创服务平台引进七弦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江阴)平台。自入驻以来,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专业指导意见,为江阴高新区出台《关于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与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已举办知识产权微课堂系列活动4场次,培训人数180余人。同时,协助兴澄特钢申报中国专利奖,协助法尔胜泓昇集团申报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协助江阴乐创汇孵化器平台成功打造专利池,收储专利10件……在平台的积极服务下,2019年,江阴高新区新增发明专利156件。

“这笔贷款真是‘雪中送炭’,而且全程免费包办,服务真是太好了!”江阴大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激地说。

2019年12月,七弦琴国家知识产权(江阴)平台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大地装备公司有质押贷款需求。平台便立即对接,及时为企业知识产权作出评价报告,并主动联系相关银行,经反复沟通,企业最终获得280万元融资额度,及时缓解了资金压力。

线上服务平台:

一网“全程办”

3月6日,为克服疫情影响,非砂铸制坯项目、金属材料检测平台项目等8个来自国内高校及相关企业的科技人才项目通过“云签约”的方式集中签约,入驻江阴金属新材料创新园。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通过线上路演与高校对接,已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0余项。

7月13日,“创业高新·澄就未来”2020年中国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总决赛以“半决赛+决赛”线上路演答辩形式进行,并现场直播。“双创”精英们“云端”竞技,可追溯至大赛之初,在双创服务平台官方服务网站建设并投入使用高新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和初审系统,184个项目报名参赛,完全实现参赛项目线上评审。

据了解,目前双创服务平台官方服务网站,集聚了12个大类170余家创新创业服务网上超市,集成了科技工作、政策、活动等最新工作动态发布,与江苏省、无锡市各级申报平台实现无缝连接、资源共享、高效利用,实现线上申报平台一站式便捷服务,科技计划项目基本实现了网上申报、不见面审批等功能。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人才公寓管理、科技项目申报、高新区高企入库、科技贷款申请、数据管理中心软件项目6个,受理审批科技项目申报530项,拨付企业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人才公寓申请和年审签约全部实现网上办理,累计办理2000余人次。

“目前,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已实现窗口功能多元化、科技中介全方位、网络平台一站式以及科技成果多渠道转化,形成了一个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着力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园区双创氛围日益浓厚。”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志军说。

在双创服务平台的支持下,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园区上下通过实施创新型企业3年倍增计划,上半年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省独角兽企业等企业数都比去年新增了30%以上。据了解,江阴高新区还稳步推进双创工作“走出去”步伐,今年先后在上海、深圳两地成立异地科创孵化器,并成功举办江阴高新区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优质双创人才、项目落户江阴。

做优双创工作是一个地区走向高质量发展不可绕过的关键一环,下一阶段,江阴高新区将围绕打赢创新驱动攻坚战目标,积极引导现有双创资源向产业聚集,构建初创、加速成长、产业化的全过程企业扶持体系,实现从“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的突破发展,持续优化双创生态环境,助力双创工作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