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50岁刘嫖出轨13岁董偃,二人死后竟合葬,陈午坟头万年常绿

2020-08-31新闻7

西汉堂邑侯陈午,父亲陈禄,祖父陈婴。陈婴本是项羽的部下,项羽死后才投靠了刘邦。刘邦出于收买人心的目的,封陈婴为堂邑侯,食邑六百户,也就是个不太入流的侯爵,仅比关内侯强那么一点。后来陈婴做了西汉诸侯国楚国的国相,因为监视有功,增加到一千八百户,在汉初的一百多列侯里面也排在末尾。长公主招亲

这样的情况在第三代堂邑侯陈午这里却转了个弯。陈午成年那会正好赶上了汉文帝的长女馆陶公主出阁,因为这个女儿跟随自己在边疆受过苦,等到了长安继承皇位后,汉文帝夫妇对这个女儿格外宠爱,这也造成了她霸道强势的性格。为了给女儿找个好夫家,汉文帝为此伤透了脑筋。他几乎寻遍了贵勋之家,都没有发现一个适合自己女儿的夫婿。

无奈将目光投向了那些不入流的贵族之家。于是刚死了亲爹,当上堂邑侯的陈午进入了汉文帝的视线。陈午为人老实木讷,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这不是正是自己女儿的天作之合么!砸中头奖?

于是头奖就降临到了陈午家来了,陈午幸福得快要晕过去了,一个不入流的小贵族能娶到集万千恩宠的西汉长公主,这是多么幸运啊!不知道陈午后来是怎么想的,至少他现在是这么觉得的,陈家的富贵也将由此开始。

刘邦建立西汉起,就确定了家族分封制,不只男性有封地,女子也是要有封地的。汉家公主出嫁前一般都会获得封地,一般是一个县,而公主的名号就以这个县的名字命名,馆陶公主的封地就在馆陶县。公主出嫁以后就会改以夫家的爵号命名,馆陶公主嫁给堂邑侯陈午后,就应该改叫堂邑公主。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向这个方向发展,馆陶作为河北大县,食邑何止万户,比起小小的1800户的堂邑侯不知甩了多少条街,所以馆陶公主和陈午完婚后依旧以“馆陶”为名号。馆陶公主的强势让陈午也不由一惊,心中隐隐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好在他自我安慰能力十足,很快就压下心中的不适。

地主家的小日子

拜贾谊所赐,自文帝二年起,没有再朝中任职的列候是不能继续待在长安的,必须返回自己的封地。于是,年仅13岁的馆陶公主也被迫收拾行囊,随着丈夫陈午返回他的封地堂邑县。

西汉堂邑县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六合区,从长安到堂邑何止千里。而13岁,按我们现代的说法那正是青少年的叛逆期,本就强势霸道的馆陶公主远离长安,没有了父母的管教,又嫁给一个老实巴交的丈夫。可想而知,对陈午来说那是何等的酸爽画面!

后果也正如我们所想,陈午在家中失去了地位,被老婆彻底压迫成了“家庭妇男”。好在馆陶公主还知道自己是陈午的老婆,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虽然私生活方面史书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自动脑补一下,当时南京地区的俊美少年是何等的欢呼雀跃。

不用工作,收收封地上的租子,没事做做开矿铸币的金融生意,小日子倒也快活。但小地方什么都没有,还是让过惯了大城市生活的馆陶公主有点受不了。每年也就借着父母召唤的机会,带着儿子女儿到长安小住几个月,体验一下长安的花花世界。但显然陈午就没这待遇了,他常年被老婆丢在封地看家。老婆在长安的所作所为他也只能从旁人的话中听到只言片语,但显然都是陈午不愿听到的。重返长安

直到二十年后,从长安传来消息,大舅子刘启废除了列候就封的制度。大家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返回长安,享受美好生活了。于是一家人喜气洋洋的收拾收拾赶忙返回长安。而接下来的事,也是陈午没能预料到的。

回到长安,陈午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老婆馆陶公主依旧对他呼来喝去,同时“绯闻男友”满天飞。长期的压制已经让陈午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只要你还在我陈家一天,至少能保我陈家富贵。

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但按制度只有长子能继承父亲的爵位,次子只能自谋生路。汉景帝疼爱姐姐馆陶公主,于是封陈午次子陈蟜为隆虑侯,食邑四千一百二十六户(《汉书》记载一万五千户可能是增加了馆陶公主汤沐封地),远超长子将要继承的堂邑侯一千八百,这也为后来他们兄弟阋墙埋下祸根。

陈家从迎娶了馆陶公主后,就搭上了政治联姻的顺风车。先是小儿子娶了大舅子汉景帝的女儿隆虑公主,后来女儿又嫁给汉武帝,再凭借丈母娘窦太后的照拂,陈家的势力比之窦氏外戚也不遑多让。天降绿帽

陈午依旧没有职位在身,已近天命之年的陈午不再奢求出仕,再说他也没有这个能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即将入土的年龄,他的都头上又将多出一顶更加耀眼的“绿帽子”,而且光芒万丈,即使在他死后这道绿光也将永远笼罩着他的坟头。

一天馆陶公主在外面订购了珠宝,因为常年的客户关系需要维持,老板娘董氏决定提前带着十三岁的儿子董偃熟悉一下业务,也好和老顾客混个脸熟,为将来拓展业务打下前站。只是老板娘这儿子长相太过俊美,一下子就被馆陶公主看中。但馆陶公主已是四十多岁的半老徐娘了,碍于情面不好直接讨要,于是就提出要收董偃为养子。董氏并未多想,能得贵人看重是多么大的荣耀啊,将来或许还能混个富贵,好过自己这商贾贱业百倍,于是满口答应了。

馆陶公主的心愿是达成了,但陈午的悲剧却才刚开始。新来的董偃完全取代了陈午,用他的钱,睡他的床,就差打他家孩子了,比陈午更像这个家的主人。董偃的日开销

随着董偃长大,身材高大挺拔,在接受了贵族式的教育后,活得比陈午的儿子们更像一个贵族,在长安的交际圈有不小的名声。《汉书·东方朔传 》: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馆陶公主更是出钱出力为董偃作势结交士人。她交代管家,董偃一天所花的钱只要不超过一百金,一百万钱,一千匹帛,那就不用禀报。

什么概念?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我们来做一下换算:黄金一斤=一万钱,也就是二百金万,而一匹帛的价格在7000-10000钱之间,我们取7000就是价值700金,总的日开销限额就是900金,西汉一金约等于256克,就是230.4公斤黄金。一公斤黄金价格现在大概在40万左右,那就是说董偃一天支配的金额达到了9216万(当然购买力还是有差别的,咱就不计较那么多了),这就是小一亿啊!现在的富二代和这个比都弱爆了!盛极而衰,公主贵人多逾礼制

后来这件事惊动了汉武帝刘彻,于是馆陶公主将董偃引荐给汉武帝,汉武帝见董偃一表人才,收集人才的癖好又出来了,于是也对董偃青睐有加。这在当时的权贵看来,又是一个升起的新星,于是巴结交友的人如过江之鲫。

这也震惊到当时朝堂的一朵奇葩—东方朔。东方朔心想:老子文能压宋玉,武能捏霸王,尚且未能得到重用,你这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就能这么受宠,真是气死我也!

于是东方朔瞬间开启了“狂暴平头哥”模式,开始收集董偃的黑材料,找准了机会在汉武帝面前狠狠的怼了一把董偃。汉武帝觉得东方朔说的也有道理,但也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疏远了董偃。

董偃也是心理素质不佳,被冷落了没几年就郁郁而终了,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而此时,陈午坟头的树都已经长得老高了!

而陈午的老婆馆陶公主,活着没能让他感受到温暖,死了却也不让他好过。死前竟然要求和董偃合葬,陈午的儿子们也是不争气,竟然还满足的母亲的要求。这是势必要让陈午将这绿帽戴到天荒地老啊!《汉书·东方朔传 》:窦太主卒,与董君会葬于霸陵。是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

馆陶公主的行为,不仅让堂邑侯陈午坟头的草万年长青,同时也给后来的贵妇们开启了逾越礼制先河。之后,各种禽兽行为层出不穷,而其中的代表就是他们的大儿子陈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人生的真谛并不止于此。很多人像馆陶公主一样为了所谓的“爱情”,抛弃了人伦礼制,抛弃责任甚至自尊,认为“爱情”高于一切,殊不知他们所抛弃的东西,却是对她们来说最珍贵的东西。

有人说:“爱情是男人的部分,却是女人的全部”。这句话我并不认同,社会在进步,人类的价值观念也在进步,你就能说爱情是写在女人基因里的全部?文章有点长,码字不易,大家看完也不容易,劳烦动动手指点个赞,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如果对我的观点有不同想法,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看到必第一时间回复。

#考古盗墓#君王皇帝#董偃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