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父母行为的倾向,经常表现在生活方方面面的琐碎之上,比如,孩子应该无条件听父母的,应该几点钟睡觉?应该怎么整理房间?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大声喧哗,不应该无理取闹……
可能这些看似合理的要求和关心,与关爱没有半毛钱关系。01
有一位母亲,她认为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要求她15岁的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后喝一杯牛奶。
尽管她有时候想和女儿谈谈更为重要的事情,但是他还是觉得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女人喝完牛奶。有时候女儿不想喝的时候,她还会为此责骂女儿。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讲道理负责任,关心女儿健康的好家长。
突然有一天,她反省到自己之前的做法完全是把时间浪费在次要问题上,而不是用于他她应该处理的重要问题上。
她恍然大悟,逼着女儿喝牛奶的行为,也只是在机械式复制着父母曾经对待自己的行为。
02
为什么在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面父母会纠结,不能变通呢?
这些规定和规矩与关心孩子的成长无关,而是与我们的父母当年规定我们睡觉的时间,吃饭的要求等等方式有关。
所以这样的取向决定了,作为家长的成与败,也是造成了我们紧张,愤怒,甚至是使用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的根源。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比我们在爱情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高明,我们通常是根据自己童年的经历来选择爱人,而不是根据一个成年人所知道的需要来做选择的。
在育儿的过程当中,我们在模仿父母当年的行为,而没有能够成功的使自己的行为遵循我们最初的教育理念。
我们成为父母之后,遇到困难,在情感上做出失败的选择,并不是因为倒霉或者是缺乏判断力或者是毅力,而是由一种致使我们重新演绎童年的心理所导致的。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活在童年的影响之中,都会受到父母当初对我们所持态度的影响。
那么这样一种倾向,构成了本能的主要部分,什么是本能呢?
他是我们过去所遗留下来的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
如果说无意识的行为最值得怀疑,那并不是因为我们缺少直觉,正相反,他和一闪而过的直觉,互为统一。
他让你从1000个人当中选出那个唯一不忠诚的人作为伴侣,或者是你对孩子采取了当年父母对你所采取的最糟糕的态度。所以你务必警惕自己的本能。
大多数不确定应该对孩子采取什么样态度的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依靠的反而是自己的第一反应,也就是他们特别相信自己出色的本能。
当他们跟随这种本能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跟自己的自我是和谐统一的,他们也就不会怀疑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判断力和分析力。
所以在这些父母看来,因为本能反应会引导他们重复自己父母的行为,所以这就是合理的。
本能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刻在了他们的无意识中,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他们会很容易误以为本人就是合理的。03
缺导航的父母,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父母不反思自己为人父母的表现,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自我反思和做出改变所需要的参考系,因为他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曾经也是这么做的。
好在,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开始反思上一辈对自己的行为的影响是否必要?如何远离童年的糟粕?
在用上一辈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孩子的原因在于,它在我们身上引发的反应看上去是必要的或者不可避免,但是经过理性的审查以后,我们会发现这种反应是多余的,甚至是不合理的。
然而无意识的复制上一辈的行为与疲惫不堪的时候,面对吵闹的孩子产生的想把孩子扔出窗外的不可遏制的冲动并不一样,我们要进行区分。
后者是一种因爱而生的恨意,是父母在照顾孩子所要承受的重担,责任和对没有孩子前无忧无虑日子终结的反抗。
所以父母的恨意常常在无助的时候流露出来,比如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法阻止孩子的泪水时,我们会产生恨意,无助感,切身的暴力使我们感到恐慌,也使我们感到内疚。
幸运的是社会普遍承认和接受这种暴力冲动,将暴力用言语表达出来,能削弱暴力的程度,并阻止我们真正付诸行动。
但是与这种冲动不同的是我们从上一辈身上复制而来的反应,这些反应由于我们刻意掩盖或为其正名而变得不易觉察,当童年时代的某个具体场景再现的时候,他们就会一触即发。
原因何在?怎么从自动反应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是我们下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